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作用探讨
2018-01-29于素莲于素芬
于素莲,于素芬,邱 锋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200)
在生殖系统中,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临床症状为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继发性贫血等,严重者会出现尿急、尿频情况[1]。现今手术治疗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如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子宫肌瘤大小和类型进行选择[2]。现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作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72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36例。参照组年龄范围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0.12±2.14)岁;实验组年龄范围为21~59岁,平均年龄为(40.54±2.37)岁。分析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基本数据,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让患者取仰卧位。切开腹壁,对盆腔进行探查。将子宫提拉,沿宫角到达卵巢韧带下方,对子宫两侧进行夹持,作为牵引。使用组织钳将韧带提起,在子宫附近3 cm处,使用中弯血管钳将其切断,使用7号丝线对其进行贯穿缝合,对远端进行结扎。将膀胱腹膜予以剪开返折,将膀胱推开,将韧带后叶进行分离和剪开,对子宫骶骨韧带、子宫血管、主韧带进行处理,将阴道前壁切开,将子宫切除,将阴道断端、盆腔腹膜以及腹壁进行缝合,术后将阴道纱布取出。
对实验组行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在组织钳将韧带提起前的操作同参照组一致,将子宫前腹膜充分暴露,让其返折,将子宫翻出,对两侧输卵管进行缝扎,在子宫峡部上方1 cm处将子宫动静脉进行双重缝扎。将子宫体切除,对子宫峡部组织切面进行缝合,将峡部浆肌层进行缝合。使宫颈复位,将前穹隆阴道黏膜和宫颈前筋膜切口进行缝合,将腹腔关闭。
1.3 判定指标
判定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窦卵泡数、并发症发生率、血清E2和FSH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窦卵泡数、血清E2和FSH水平
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的窦卵泡数为(8.87±1.05)a、血清E2为(168.89±15.87)pmol/L和FSH水平为(12.16±1.05)U/L;参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窦卵泡数为(6.17±1.32)a、血清E2为(161.08±16.09)pmol/L和FSH水平为(12.78±1.09)U/L;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t值=9.6046、2.0734、2.4579,P值<0.05。
2.2 分析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有1例,发生阴道感染的患者有1例,其发生率为5.56%(2/36);参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有3例,发生阴道感染的患者有3例,发生皮下气肿的患者有4例,其发生率为27.78%(10/3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x2值=6.4000。
3 讨 论
对于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最为有效、直接,手术方法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3]。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其手术时间较短、病情恢复较快的特点,相比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4]。对于女性而言,卵巢为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其血液主要来自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卵巢具有内分泌和生殖作用。有关研究显示,将子宫切除可使女性卵巢功能发生衰竭,影响卵泡发育[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窦卵泡数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血清E2水平较高,FSH水平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
综上所述,患者行子宫切除术,会严重影响卵巢功能,但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