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2018-01-29吕连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收缩压依从性血压

吕连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采用饮食干预辅以治疗[1]。但是,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情绪多变、治疗依从性较差,使得其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2]。为了改变部分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局面,探讨切实有效的改善策略,我院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了心理护理干预并开展了相关临床观察与研究。现将研究成果进行以下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诊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回顾性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64~81岁,平均年龄为(71.54±7.25)岁,病程在3.8~13.5年,平均病程为(6.55±2.35)年,病情分级为轻度者11例,中度者17例,重度者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65~80岁,平均年龄为(71.85±7.05)岁,病程在3.0~14.5年,平均病程为(6.85±2.25)年,病情分级为轻度者12例,中度者18例,重度者8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职业等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 待患者入院后,定期为其进行血压、体温等常规检测并记录;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血压控制药物,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日常饮食应清淡,禁食高盐、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 在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互动[3];主动告知患者自己的联系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情绪调节的方式,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充实日常生活;及时开导患者,使其主动倾诉,发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每天为患者播放15~30分钟的舒缓音乐,放松身心。(2)为患者宣教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性,告知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积极配合治疗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4-5];为患者播放典型病例的视频资料等,提高其对抗疾病的信念;为患者发放高血压健康知识手册,便于其学习和借鉴;(3)针对不同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和嗜好如吸烟、饮酒等进行适时干预,劝解患者戒烟戒酒[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其治疗依从性、自觉服药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

实施前,观察组的舒张压(104.3±7.85)mmHg,收缩压(164.95±12.72)mmHg, 对 照 组 的 舒 张 压(104.32±7.21)mmHg,收缩压(164.89±12.56)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舒张压(82.79±8.95)mmHg,收缩压(112.42±7.58)mmHg,对照组的舒张压(97.32±8.15)mmHg,收缩压(128.54±8.64)mmHg,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自觉服药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治疗依从性良好者36例(94.74%),自觉服药者37例(97.37%),健康知识掌握良好者34例(89.47%);对照组患者中,治疗依从性良好者20例(52.63%),自觉服药者24例(63.18%),健康知识掌握良好者27例(71.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小结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的心理多呈现出反复性、负性化的状态,致使其情绪多变[7-9]。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个性化心理疏导服务,旨在通过缓解其不良情绪、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指导其日常饮食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血压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其血压水平,大幅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1] 饶利,李丽娜,王垚,等.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121-122.

[2] 洪梅.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78.

[3] 宝莉莉.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7,5(18):57.

[4] 李玉玲.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7):26-28.

[5] 洪静,胡碎钗,苏少蔚.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7):876-878.

[6] 赵冰.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244-246.

[7] 李静.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5):2095-2097.

[8] 李黎,梁彩琼. 运用心理护理方案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治疗依从性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6):175-176.

[9] 胥之梓,范秀华.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319-320.

猜你喜欢

收缩压依从性血压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稳住血压过好冬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