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9王婷婷唐学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偏瘫病情护理人员

王婷婷 唐学宏

脑卒中患者由于自身脑血管损坏、脑组织缺血、脑神经坏死等原因而常见多种类型的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1]。偏瘫作为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类型,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病情症状,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均有积极作用[2]。本次研究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30:26,年龄50~85岁,平均(68.2±5.6)岁;对照组(56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32:24,年龄50~85岁,平均(68.1±5.4)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变化,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措施。

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自身病情而产生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厌世等情绪,对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应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关爱,引导患者树立偏瘫治疗信心,为患者创建良好的心理及生理作息环境,确保患者始终拥有积极的康复心态,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操作。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应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2)认知护理:护理人员应对脑卒中患者的偏瘫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告知患者其当前病情发展情况及改善的可能性、成功性。对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偏瘫后实际临床症状进行分门别类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的发生原因、后续变化、康复措施及最终康复效果,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护理措施及着重要点,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较为全面的认知,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操作。

(3)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更加深入、全面、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生活环境为其制定阶段性的康复目标,使患者能够在不同康复阶段均体验到自身症状改善的有效性,明白康复护理措施的实用性,从而更加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相关治疗措施。本次研究中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由体位变化开始,后续指导患者保持正确康复体位,逐渐完成床上移动训练、起坐训练、离床训练、拄拐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护理措施,最终达到患者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行走的康复目的。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针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事项的能力进行训练,尽可能的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与其生活的联系,使患者能够切实感到康复训练对自身的益处。

(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营养补充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方案,一般脑卒中偏瘫患者饮食方案应以膳食纤维为主,加强对水果、蔬菜的补充,提高对高胆固醇及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同时严格控制患者食物中的总热量及总盐量,在保证患者体重健康的情况下做好对高血脂症、高血压的预防护理。

1.3 观察指标

使用FMA量表[3]评估患者住院时、出院时的肢体运动能力差异,使用Barthel评分[4]评估患者住院时、出院时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中,分别以(±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FMA评分(35.2±10.8)分、Barthel评分(38.7±14.9)分;患者出院时FMA评分(71.5±12.4)分、Barthel评分(86.5±12.8)分。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FMA评分(36.1±10.5)分、Barthel评分(39.2±14.5)分;患者出院时FMA评分(55.2±11.6)分、Barthel评分(72.3±12.1)分。

由此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出院时FMA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发原因在于患者高位中枢系统调控神经受损,导致其失去了对患者运动系统的协调与指挥能力,最终造成患者偏瘫症状[5]。但研究结果显示[6],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仍然存在康复的可能性。因此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恰当的治疗与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患者的心理与认知护理,使患者能够正面自身病情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相关操作;通过康复护理为患者指定阶段性的康复目标,使患者体验到康复训练的实用性;通过饮食护理来为偏瘫患者补充营养,预防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可能性。最终通过综合护理达到提升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而多项研究结果显示[7-9],综合护理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这一结果与本次研究中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1] 谢伟媚.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指数和肌力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52-153.

[2] 刘云霞,李娟.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7-18.

[3] 许微微,董明,李威,等. 综合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9):94-96.

[4] 邵洪娟.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效果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18):230-231.

[5] 卢琼. 综合性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肩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6,29(15):181-182.

[6] 马爽. 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1-212.

[7] 赵南,唐艳华,曲亚杰,等.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135-136.

[8] 梁俊红.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8(5):341-342,357.

[9] 季立轩. 规范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225-226.

猜你喜欢

偏瘫病情护理人员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