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8-01-29王丽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本院分值脑出血

王丽平

脑出血主要是指在非创伤情况下,脑实质中血管因破裂而导致出血,因此亦被称作脑溢血[1]。其起病较急,且致死致残率皆较高,属于急性严重性脑血管类疾病,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2]。有文献报道,对脑出血实施治疗的同时加以科学性护理干预,可提升对患者的预后质量[3]。故本院在脑出血的患者中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83例脑出血患者资料,分为研究组(共50例),对照组(共33例);研究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7~80岁,平均(60.10±3.69)岁;出血位置:丘脑6例,外囊10例,脑叶15例,内囊或是基底核19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8~81岁,平均(61.13±3.84)岁;出血位置:丘脑4例,外囊8例,脑叶9例,内囊或是基底核12例;基线资料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脑出血常规护理,涵盖基础的饮食干预,日常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等方面。研究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表,组织建立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监督小组成员完成健康宣教,临床检查等,同时对已完成事项进行登记,对干预过程出现的难题进行记录,并在每周研讨会中提出,由小组所有成员商讨解决。由护师、责任护士及护士长对每日查房、护理路径的落实情况、医护进展情况进行核实,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充及强化,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及评估。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4-5]

记录患者住院的天数;统计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ADL评测日常生活能力的分值,共100分,分值越高则能力越强。满意度量表为本院自制,共100分,84~100分是满意,61~83分是基本满意,0~60分是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原理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天数及ADL分值对比

研究组住院天数为(14.23±1.12)d,对照组为(23.36±1.92)d,研究组住院天数短(P<0.05);研究组ADL分值为(82.63±4.49)分,对照组为(61.34±3.52)分,研究组ADL分值高(P<0.05)。

2.2 两组满意度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

知识掌握率比较,对照组为72.73%(24/33),研究组为92.00%(46/50),对照组知识的掌握率更低(P<0.05);满意情况,对照组为75.76%(25/33),研究组为96.00%(48/50),对照组满意度相对更低(P<0.05)。

3 讨论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逐渐带动着人们饮食、生活方式的变化,且老龄化的现象逐渐加重,因此在中老年中,患脑出血者逐渐增多,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高致残率及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威胁,对其施以及时的治疗尤其重要。研究认为,在治疗同时加以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为改善预后的重点步骤[6]。

本院在脑出血的患者中施以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知识掌握率是72.73%(24/33),低于研究组的92.00%(46/50),对照组满意情况为75.76%(25/33),低于研究组的96.00%(48/50),与薛梅芳[7]研究类似。分析其产生原因是:本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有入院指导,协助体征监测,合理饮食干预,健康宣传,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及出院计划。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后可使健康宣传更为规范,由护士长监督小组成员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组织集体活动对患者实施健康宣传,以多种形式开展,如多媒体教育、脑出血相关疾病的手册发放、一对一讲解等,使患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康复干预技能,同时可提升其治疗配合度。另一层面,干预小组在实施健康宣传同时,可使护患间的交谈机会增多,从而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据研究发现,住院天数研究组为(14.23±1.12)d,短于对照组(23.36±1.92)d,ADL分值研究组为(82.63±4.49)分,比对照组(61.34±3.52)得分高,与孟元元[8]研究类似。分析原因可能为:临床护理路径为全新护理模式,其要求干预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使干预质量逐步提升。在干预初始阶段则制定图表,进而使干预过程更具条理性、科学性、针对性,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且做好及时反馈,为其治疗提供有效信息。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积极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促使患者加快恢复[8-9]。本研究对患者的依从性未开展详细调查研究,待临床补充分析。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满意度高,恢复快,效果佳。

[1] 刘春燕.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111-112.

[2] 邓永莲,陈宗宁. 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1):1453-1454,1509.

[3] 王海霞,黄嫒.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2):162-163.

[4] 方萍,岳明,霍佳佳,等.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护士层级管理对脑出血患者安全效果的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7):2391-2393.

[5] 鲁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74-75.

[6] 袁慧丽. 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5):134-135.

[7] 薛梅芳. 脑出血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探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140-141.

[8] 孟元元. 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4,35(1):186-187.

[9] 张展.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31-233.

猜你喜欢

本院分值脑出血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文房四宝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病种分值结算模式下的医疗监管之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