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术后射频消融与单纯TACE术治疗早、中期肝癌复发率的对比观察
2018-01-29李广华冯铁为
李广华 冯铁为
肝脏是恶性肿瘤转移疾病最容易受牵连的器官[1],<20%的患者行手术切除相关治疗[2]。然而肝癌早、中期手术切除治疗后高复发率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为了降低肝癌患者早、中期复发的可能性,特设计TACE术后射频消融治疗早、中期肝癌方案,以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A级患者,经病理证实为早、中期原发性肝癌,均对本研究知情,由本人/家属签署同意书后纳入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 例;平均年龄为(49.60±2.83)岁;肝动脉造影,肝脏各叶、各段肿瘤数目为1~3个,肿瘤直径10~50 mm。观察组:男23 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8.90±2.82)岁,肝动脉造影,肝脏各叶、各段肿瘤数目为1~3个,肿瘤直径10~53 m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之前行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等相关检查,并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的情况。无异常状况安排不同手术治疗。
1.2.1 对照组 单纯予以TACE术治疗。以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将5F导管插至肠系膜上动脉,进行动脉造影、间接门静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评估肝动脉、门静脉的通畅度,将导管置入腹腔动脉中,探查肿瘤的供血动脉,以微导管开展超选择性插管,深入载瘤动脉,行化疗栓塞治疗。使用药物:20~40 mg表阿霉素+10 mg丝裂霉素+30 mg顺铂+5~20 ml超液化碘油,将以上药物充分混合。将药物由微导管灌输到载瘤动脉中进行化疗栓塞,至载瘤动脉中的血流停滞后停止灌注药物。
造影证实肝癌供血动脉后,再超选择插管到肝右或左动脉的肿瘤供血动脉分支内,如供血血管较细可采用3F微导管,灌注5-FU 750~1 000 mg、表阿霉素20~40 mg,然后用超液化碘油与丝裂霉素5~10 ml的混悬液3~15 ml不等栓塞肿瘤血管。术后均针对性予以患者保肝、降酶、通便、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TACE术后予以FRA治疗。TACE术与对照组相同,TACE术后7~15 d行射频消融治疗。
使用仪器:美国瑞特多级射频针(3~5 cm)及射频消融系统。参数设置:主机最大输出功率设置为200 W,射频发生器频率设置为460 kHz。
FRA治疗:治疗前,予以患者上腹部多期增强CT扫描,准确定位患者的肿瘤位置,明确TACE术后肿瘤的残余<3个。予以患者静脉麻醉,麻醉起效后,CT扫描设计穿刺方案,明确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做好标记,再次CT扫描以保证穿刺方案制定的科学性。根据CT设置的穿刺方案,经皮穿刺,刺入14G射频消融针,刺穿瘤体,并进入瘤体边缘,以肿瘤大小为依据合理设置射频程序及功率。若肿瘤直径<30 mm,行单个位点消融治疗,消融范围扩展至瘤体边缘10 mm位置,注意距离肝脏脏面10 mm;若肿瘤直径在31~50 mm,则予以多位点重叠消融,并设置2~3个消融位点以保证完全覆盖瘤体。对于直径超过50 mm的肿瘤需采用多位点重叠消融方式,但每次治疗消融点数量不能超过5个。消融治疗后予以针道消融。术后均针对性予以患者保肝、降酶、通便、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
1.3 肝癌复发判定方法[3]
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3年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64排CT扫描,探查是否有病情复发。检查使用仪器为飞利浦64排CT仪。检查方法:检查前禁食4~6 h,检查前5 min进水800 ml,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转速0.8 s/L,准值64×0.625 mm,厚度5 mm,螺距0.984:1。患者保持仰卧位,从膈肌开始扫描,至肾脏下极为止。先行平扫,在予以增强扫描,若发现肿瘤复发或新生病灶为阳性。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复发率使用(%)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价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3个月、6个月、1年、3年内的肝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TACE是肝癌首选治疗方法,该技术诞生30 年来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目前已在全球广泛应用[4-6]。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经验积累,相关研究者意识到肿瘤血供丰富,TACE后仍会有新生血管产生、侧支循环建立,单纯TACE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综合治疗才是肝癌治疗的发展趋势。TACE联合RFA治疗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当中的综合治疗方式,学界极为关注此种治疗方案在预防肝癌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笔者立足临床实践,设置对照组、观察组,展开对比研究。经数据分析发现予以TACE术后经RFA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肝癌复发率低,3个月、6个月、1年、3年内的复发率分别为0.00%、5.26%、21.05%、42.1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提示TACE术后RFA治疗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TACE治疗原理[7]为将化疗药物经微导管灌输到载瘤动脉中进行栓塞,阻断肿瘤供氧,进而诱发肿瘤细胞死亡。RFA的治疗原理[8]为借助射频范围内交流电,诱发局部离子震动摩擦产热,进而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RFA近年来发展较快,具有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消融部位可以原位灭活肿瘤组织等优势。TACE与RFA结合,可扩大凝固坏死区,进而优化疗效,因此其疗效高于单纯TACE治疗。
综上,予以早、中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RFA治疗可优化疗效,降低复发率。
[1] 陈岚芬,李丹丹,黄进,等. 超声引导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对比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3):238-242.
[2] 帕哈尔丁·白克热,杨树法,黄伍奎,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30例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评价[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4):322-326.
[3] 惠彬,程立超,王蒙,等. TACE联合碘125粒子与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临床观察[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17(1):73-76.
[4] 马英,孙韬,李玉苓,等.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射频消融联合生物治疗对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研究[J]. 河北医药,2016,38(12):1828-1832.
[5] 杨广辉,刘立民,韩正祥,等.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J]. 江苏医药,2014,40(9):1038-1041.
[6] 王伟昱,侯昌龙,张行明,等. 基于TACE的综合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3):299-301.
[7] 匡远黎,王郑,杨志亮,等.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7,29(5): 363-367.
[8] 郭兴军,郑艳红,关强,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