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研究
2018-01-29温冠群
温冠群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而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首要条件就是制度健康,而制度健康的基础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由此可见,加强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地位。
1 新时期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1.1 加强党支部建设有助于增强职工队伍向心力
对于医院这个大组织而言,内含多个分支机构,如住院部、门诊部,按照病症及部门功能来分又可分为五官科、内科、外科、急诊科、放射科、化验科等等。医院这个复杂的组织要想正常运转,保证工作效率,提高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是根本保障。在这里套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句话:“抓住少数关键”,要做好医院向心力的增强工作,也要抓住这个少数关键,这里的少数关键就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支部建设,特别是加强一线科室负责人、基层岗位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提高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升基层党组织向心力,就能够帮助医院把各科室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从而培育一个具有较强向心力、极强执行力的职工干部队伍[1]。
1.2 加强党支部建设有助于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所有基层医院所迫在眉睫希望去解决的首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有些医闹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升级,给医院带来巨大财物损失的同时,也给医院及医生的形象带来了巨大的损害,有些患者偏听偏信,得了病不敢去医院,唯恐被“黑心医生”敲诈了辛苦钱。加强党支部建设,特别是通过对党员先进性的宣传教育,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医护人员队伍中党员队伍的为民服务意识,通过倾听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要求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热情、扭转工作形势,把服务好患者需求为工作宗旨,方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2]。
1.3 加强党支部建设有助于提高医疗工作水平
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居民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也不断增强,高效、优质、低痛苦,是患者的追求,同时也是医护人员的追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不断的提高医疗工作水平。加强基层医院党支部建设,对提高医疗工作水平大有裨益,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干部队伍凝聚力,增强党员先进性、纯洁性,能够增强干部队伍的岗位责任意识、为民服务意识,从而确保工作质量[3]。其二,通过加强支部建设,能够塑造争先创优的干事热情,让一线科研创新岗位上的党员医护人员争当科室带头人、创新带头人、科研带头人等,进而带动更多的医护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创新,为医疗工作水平的提升注入不竭动力。
2 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现存问题
2.1 重业务轻党建一定程度存在
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医院是盈利性单位,衡量一个医院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创收多少钱,看的是医院的经济效益,而党建工作无关紧要,甚至还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用于组织活动的开展,会给医院经济效益带来负增长。甚至个别党务工作者也存在这种错误认识,认为医院的党建岗位是一个兼职头衔,最终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盈利创收上来,以致在工作中重业务轻党建,或者做党务工作不敢发声,恐与医院的“主业”产生矛盾,影响了医院的盈利创收。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步履维艰,党建工作错位、缺失[4]。
2.2 党支部书记带头人作用甚微
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关键点是党支部书记能否发挥好带头人作用[5],但结合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党支部书记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一方面,有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多以中层干部为主,年龄普遍在40~50岁,工作热情不高,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基层党支部书记多为科室具有权威的专家,而所谓的专家一般也是学术领域内的,忙于坐诊、科研等具体业务工作,在党建工作中研究不足,难以把握党建工作的具体特点及客观规律,具体党建工作开展时缺乏必要手段、方法,难以满足基层党建工作开展需求。
2.3 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组织生活制度是基层党建工作能否落实到位的制度保障,参与组织生活,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保持党员纯洁性、先进性的保障,是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关键[6]。部分医院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到位,有的不能按时召开,每月一次的变成三个月甚至更久一次,有的则形式化,党支部三会变成业务工作会议,有的则连形式都没有。部分医院民主生活会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有的不能按时召开,有的不能自主召开,有的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会上相互交谈问题少,敷衍了事,难以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相互提升作用。
2.4 支部党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在支部建设中,党员队伍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党员应有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党支部建设的关键所在。结合当前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现状来看,支部党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尚不足以支撑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其一,党员队伍发展不均衡。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时,有限定名额限制,且名额偏向于行政办公科室,业务科室分配名额少,同时,党员发展以业务骨干为主,一般人员难以获得发展资格,而业务骨干入党积极性稍显不足,造成支部党员发展质量不高的现状;其二,党员队伍先进性亟待提升。个别党员仍存在吃喝及收受礼品的现象。
3 新时期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建议
3.1 扭转观念加强党建力度
从医院管理层到普通医护干部,都应该扭转观念,提高认识。要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建设步入新时期,要想保证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要地位,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参与到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去。具体来讲,一是要转变重业务轻党建的观念[7]。要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二者并不矛盾,党建工作的开展对转变医院工作方式、革新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都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加强党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二是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对等起来,二者在工作实质上并不冲突,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也要抓好党建工作,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制定基层党建计划,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保证党建工作时间,真正为医院基层党建提供便利。
3.2 选好书记发挥带头作用
选好医院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做好党支部建设的关键,只有选对党支部书记,才能真正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以身表率,组织管理,促进整体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8]。一是重塑标准,扩展源头,选好党支部书记。要突破现有党支部书记选择标准,打破选年长不选年少、选权威不选普通人员的固有观念,以党性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热爱党务工作、有群众威望为党支部书记选择标准,摒弃部门观念,选择敢于干事创业的干部为党支部书记。二是加强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站位,培养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政治意识与看齐意识。加强党支部书记的党建理论教育,突出对党建规律、医院党建个性特征的宣传教育,提升党支部组织协调管理技能,以便带动全体党员及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到支部活动中。
3.3 落实制度确保组织生活
基层党建工作中,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缺失,也是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高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在新时期要加强医院基层党建工作,就必须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一是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确保三会一课的定期召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党规党章意识的教育培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会讲党课、学党课。二是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除了上级组织安排的民主生活会外,党支部还要根据支部发展适时状况,及时主动开展民主生活会,会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敢言敢说,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的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
3.4 建设队伍提升党员质量
在医院基层党建工作中,党员队伍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加强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首先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党员队伍。一方面,严格党员准入标准。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入党原则,选择品学兼优的医护人员,摒弃岗位优劣之分,给每一个优秀工作者入党机会。另一方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力度,始终保持党员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 路雪非. 论新形势下医院党支部工作效率有效提升[J]. 管理观察,2015(36):186-188.
[2] 朱利. 以创新理念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4):63.
[3] 郭海涛. 对加强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3):154,161.
[4] 史秀红. 关于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调研及思考[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29(2):157-159.
[5] 肖平,李远斌,唐艳,等. 以医院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作风建设——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7):106-109.
[6] 龚迎光. 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78-79.
[7] 刘凤君. 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与创新举措浅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188.
[8] 杨登海. 基层党支部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探析[J]. 中国石油石化,2017(10):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