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29刘小靖
刘小靖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基层卫生建设的逐步展开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逐渐觉醒,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基层卫生设施的基本构架。健康档案反应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是为居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依据[1]。然而,目前社区健康档案管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该文总结了现阶段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对策,为今后健康档案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1 社区健康档案
1.1 社区健康档案的概念
社区健康档案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通过收集和记录居民身心健康信息(正常的健康状况、亚健康的疾病预防、非健康的疾病治疗等)[2],反映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一种档案记录形式,可以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社区卫生诊断,目前已在我国得到推广和应用[3]。
1.2 社区健康档案的意义
(1)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帮助社区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水平,明确主要的健康问题及流行病学特征,帮助慢性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合理的健康管理,包括生活管理、用药指导等多个方面[4]。(2)在社区居民病情加重转移至上级医院时,还可以为上级医院对于居民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5]。(3)在医学教育和科研领域,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4)在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时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1.3 健康档案的建立
社区健康档案一般包括社区居民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健康问题(目前我国主要针对慢性病进行健康管理[6])、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如定期血糖、血压等检查结果报告等)、居民住院或转诊记录等信息。如此之外,个别地区还会制作相应的家庭健康档案,记录家庭基本资料、家系谱、家族病史等。
2 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
2.1 居民认知度不高
居民认知度不高是目前社区健康档案管理中普遍遇到的问题[7]。张遂等[8]在2015年曾报道青岛市崂山区居民档案管理现状,研究发现该地区存在老年居民管理率低及农村社区居民建档知晓率低等问题。这可能与健康档案宣传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广泛性有关。老年居民多数存在讳医心理,对自身疾病持回避态度,缺乏相应的健康意识。农村社区居民自身文化水平不足,再加上偏远地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宣传不到位。这些都有可能是导致老年居民管理率低及农村社区居民建档知晓率低的原因。
2.2 流动性
社区居民流动性太大也是导致健康档案管理困难的重要原因。魏咏兰等[9]曾在2016年报道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研究发现2010年前,城区居民建档率高于近郊居民和远郊居民,但2010年后远郊居民的建档率高于近郊居民,近郊居民的建档率高于城区居民。这与可能近年来我国逐步推动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有关,早年间城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要高于非城区,导致非城区居民建档困难。但随着基础卫生设施逐步推广到村镇,非城区流动人口少、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等特点突显出来。同比之下,城区高速发展所带动的流动人口快速增加并没有匹配相应的基层卫生工作者数量的增加,故而难以精确的管理居民的健康档案。
2.3 死档
“死档”问题也是目前社区档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1)疾病分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深入落实疾病分级管理制度,但是广大民众心中还是对“大医院”抱有盲目信任,基层社区医院难以发挥应有的“守门人”责任[10]。(2)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每万人口全科医生1.38人,公共卫生人员6.39人,这与国际上提出的医护比1:4,每名公共卫生护士服务 2 600 人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11]。导致难以及时更新档案资料。(3)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学历主要以大专、中专为主,本科仅占不到2%,职称结构以初级为主,中、 高级职称仅占约3%[12]。黄蕾等[13]研究发现,健康档案的信息以及数据更新存在不规范等问题。目前我国基层卫生人员多数年龄较大,学历水平不高,在推广电子信息化档案的今天难免在计算机的操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3 应对策略
3.1 加强基层社区的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程度
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方法进行健康知识普及等宣教工作,减轻社区居民对建立健康档案的排斥心理[14-15]。对于特殊群体,需要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例如老年居民群体,基层工作人员应通过上门随访或者社区义诊等形式面对面交流普及相关知识,耐心讲解相关政策。切实找到健康宣传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确保促使居民主动到社区完成健康档案建立[16]。
3.2 加强多个部门的工作联动,完善国民医疗的管理机制
借助政府政策的支持联合多个医疗部门,完善健康档案管理机制,将各项服务落到实处,实现“职责明确、层层落实”的管理目标[17]。同时,加强社区健康档案在医院不同部门、不同科室之间的交叉联系,避免社区健康档案沦为“一纸空文”,充分发挥健康档案在疾病诊断、医疗辅助、医疗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功能和自身应用价值,使健康档案的医疗价值得以体现。从而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健康体检和健康决策,这样才能确保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有效利用率[18]。
3.3 加强基层人员的技能水平,建立合理有效的工作制度
对现有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尤其针对心理学、社会学、档案学、计算机方面等进行强化培训,强化其专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岗位胜任力。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通过奖优惩错的方式尽量避免工作中出现的低级错误,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率[19]。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国家政策调控,提高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以此吸引高学历应届毕业生等选择基层就业,留住人才[20]。
4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医疗也随之进入了飞速的发展阶段,社区健康档案管理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现在依旧存在着居民认知度不高、人口流动性大、“死档”现象等问题,但伴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宣传健康管理理念实现信息化发展、积极完善和统一规范健康档案信息化、多部门联合提高健康档案利用率等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的开展,积极推动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1] 许景艳. 社区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对策研究[J]. 才智,2017(26):228.
[2] Francesco Pinciroli,Claudia Pagliari. Understanding the evolving role of the PersonalHealth Record[J].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2015,59(C):160-163.
[3] 王世琦.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与措施[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8):170-171.
[4] ThomasA,Nahass; RonaldG,Nahas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technology [J]. JAMA,2012,307(21):2255.
[5] 付灵运. 浅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面临的难题及解决对策[J]. 科技视界 ,2016,(21):192
[6] 邓舒静. 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评价[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5):155.
[7] 杨明振.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699,4701.
[8] 张遂,李培杰,刘军. 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4.
[9] 魏咏兰,王琼,夏劲节,等. 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9):708-709,710.
[10] 蒋美燕.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90-691.
[11]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全民健康”引热议:基层医疗资源仍 不 足 [EB/OL]. 2016-08-23[2017-11-17]http://money.163.com/16/0823/22/BV6HQ91B002580S6.html.
[12] 贺伶慧. 网格化管理模式中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7):193-195.
[13] 黄蕾,闫雪梅,刘俊凤,等. 四川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情况调查[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2):152-154.
[14] 李伟,李斐. 社区卫生服务中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5):25-26.
[15] 张小祥.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27(2):355.
[16] 巫晓东.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现状及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5):191-192.
[17] 吴限,李礼,李运林. 基于优势医疗资源整合的区域健康管理平台构建[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3):95-97.
[18] 王守强.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利用率低的原因探讨分析[J]. 健康前沿, 2017,26(2):267.
[19] 熊友生,任慧琼,崔宝善,等. 医疗健康物联网在军队干休所的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7,19(4):430-432.
[20] 巩方旭,项莉,张颖,等. 不同类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7,36(7):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