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主题实践活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2018-01-29钱爱芙

江苏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育人探究生活

/钱爱芙

如何在新形势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践育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是当前学校面对的重要课题。学校若能基于学生立场,将主题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活动有机整合,将大大提升主题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对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主题实践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主题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走向社会,并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热爱生活、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等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性——以活动育人为核心目的。

主题实践活动使儿童超越被动的信息接收,以开放的心态在多元实践活动中进行思考、判断、选择,发展了儿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儿童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尤其是交往合作能力、决策能力、表达能力与反思能力等,儿童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把德行内化为品行。

2.生活性——以生活世界为主要资源。

主题实践活动是一种向两端无限延伸的课程,一端是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一端是学科知识,链接这两端的是儿童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思维。生活世界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主题实践活动的立足点就是让儿童回归“生活世界”,它的资源大多来自于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因此,儿童能够在主题实践的过程中,融入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

3.创新性——以主动探究为实施形态。

回归生活,将学生探究作为理想的教学方式,才是教育的本真样态。要回归教育的本真,必须赋予学生精神自由、探究权利。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学生是问题解决的主体,教师成了顾问和助手,这种宽松的气氛和支持性的环境,为学生创新思想的萌生、创新能力的展现提供了基本情境。

二、“主题实践活动”的价值与逻辑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主题实践活动由于提倡实践、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注重整合知识与经验,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而对于学生的德性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

1.回归实践育人的教育本质。

主题实践活动的目标归根到底必须指向学生德育目标,即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提高,其内容、形式、过程、结果最终指向的都是人的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逐步提升其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价值体认、集体思想、责任担当、自立精神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2.朝向更为广阔的学习场域。

主题实践活动弥合了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的断裂。主题实践活动正是在对真实问题的探究中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世界,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它充分满足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开放的时空场域中,学生通过树立共同愿景,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生长和完善自己的德性。

3.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主题实践活动超越文本、超越课堂,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本身以及探索的结果并不是主要目标,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塑造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层面。通过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主动探索、发现、体验,使之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主题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策略探究

1.基于学校文化特质总体构建。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教师和学生特有的精神气质。在学校文化的背景下进行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是对学校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观、学生发展观、课程建设观等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主题实践活动应当以学校文化为根基,以校为本地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体现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学校要依托已有的文化积淀,总体构建相关主题实践活动,整合资源、创新思路,从不同维度进行主题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实施,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上善”是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的文化核心。因此我们设计了以“善”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去发现、体验“善”的细节。学校策划了“知善礼”“行善礼”“成善礼”三大主题实践活动,分别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四年级十岁生日、六年级小学毕业这三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举行,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学校的“善”文化,形成善的品性,并带着“善”走向更远的前方。

2.基于不同角度开发活动主题。

主题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教材,因此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以学生的视角为圆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轴线,从多个角度来开发主题内容。

从学科的角度开发主题。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可以从学科的延伸角度来开发。如结合语文学科,我校开展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各年级分别以“开春祈福闹元宵”“敬贤思齐祭清明”“团圆观月赏中秋”等主题在节日来临前一周开展实践活动。我们还开展了“跟着课本游绍兴”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们在“三味书屋”上课,穿长衫、戴瓜皮帽,跟先生一起念《三字经》,寻找课本里的美好意境。

从现实生活中开发主题。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因此主题实践活动要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挖掘鲜活的主题素材。如我校开展的“双十一家庭闲置物品交易公益活动”,学生寻找出家庭中的闲置物品,在“校园跳蚤市场”上进行爱心义卖。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了“家庭小厨师”“今天我帮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与付出的快乐。

从学生兴趣入手开发主题。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和参与的内在动力。因此,主题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如我校正是基于儿童亲近自然的天性才开展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种植活动。活动中学生亲手种植常见农作物或花卉,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并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悟,从而获得对自然、生命的真实体验。

3.基于多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因此,学校要统筹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联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特别是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近年来我校利用校外德育基地,如刘海粟美术馆、龙城书院、武进博物馆、中华孝道园、武进自来水厂等,充分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我校还与武进博物馆联合开展了“馆校合作”主题实践活动,推出了“体验春秋淹城生活”“走进青铜时代”“考古体验之旅”“博物馆小小志愿者”等实践项目,培养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家乡的热爱之情。

4.基于综合素养设置评价方式。

在评价方式上,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特别是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评价指标。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和描述,重点关注“体验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通过档案袋评价、学习成果展示、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展开评价。如我校依据学生培养目标,设立了“多彩武实小娃”评价体系: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心灵、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获得美德积分卡并在期末时兑换奖品。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人格优化和美德内化,成为具有武实小特质的优秀学子。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德性成长的必经之路,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及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为教育者,要创新主题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路径,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焕发出勃勃生机。

[1]欧阳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健康成长——浅谈德育主题实践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

[2]张淑燕.用主题实践活动统整课程资源,营造全新育人环境[J].亚太教育,2016(12).

[3]赵淑明.糅合:学校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J].江苏教育,2014(25).

猜你喜欢

育人探究生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