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问题学生 静待化蛹成蝶
2018-01-29江苏省宜兴市大浦小学樊红琴
江苏省宜兴市大浦小学 樊红琴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儿童如果在安全、爱、尊重、自主等方面基本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慢慢就成了问题学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里此类学生很多,而且逐渐成增长态势。给教师教育带来了很多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
在我看来,问题学生的产生是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的,如家庭、个人、学校、社会等等。在大多数老师的眼中这类学生是令人讨厌的,但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就能发现这些问题学生是十分敏感和脆弱的。其中,许多问题学生的内心存在一个常人无法触及的痛处,或者思想上存在一个暂时无法打开的结,也许他们平时表现的生龙活虎,但更多时候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茫然和不知所措,内心充满着矛盾。每个班存在几个问题学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以平和心去看待。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如果班主任能用心地教育,我想挽救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命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所以面对问题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应该耐心地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进行及时的教育引导,学会等待,让问题学生慢慢摆脱心理的魔咒,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一、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
问题学生都存有一定的消极心理或障碍,一般情况下,光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转变的,在理解问题学生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
有一个从福建转学到我校的小男孩,因为原来寄宿在学校,缺少父母的关爱,又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于是他经常惹事生非,他的父母最终只得帮助孩子转学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但来到我校之后,他依然无心学习,课堂上与老师作对,课间欺凌弱小。找他谈过几次话,却效果不大。后来,我发觉他有些心理上的问题,于是我对他进行了近一小时的心理辅导,了解到了造成他出现现在如此怪异行为的原因——原来他是在报复老师和同学,同时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让父母关心、爱自己。后来经过多次耐心的引导和行为指导,他慢慢地改变了,变得有礼貌、爱学习、会关心别人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人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问题学生,教育者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地指导他们,热心地教育他们,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艺术性”,甚至加以鞭策性的“包庇”,如同在药片的表面涂上一层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这样才能消除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促进其成才。
二、加强与问题学生父母的沟通
有的问题学生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以及家庭问题造成的。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它是孩子出生后面对的第一个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使孩子茁壮成长的摇篮。孩子可以从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中,从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中,从家庭成员与社会的交往中得到教育并迅速仿效而终身不忘。
有一个小女孩,她爱在上课时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爱在课间故意找男同学的茬;爱和老师顶嘴;爱在晚上和陌生人聊天等。
经过观察与交流,我发觉她的家庭有问题。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里,从小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后来,父亲为她找了个她极不喜欢的后妈,父亲几乎不再管她。这个小女孩以为爸爸不再爱自己了,而她的妈妈也已再嫁他人并结婚生子,她似乎成了一个没人疼的孩子,她太孤独了。从此,她开始自暴自弃,心思不再放在学习上……了解到这样的家庭环境,我为孩子感到难过。
与家长多次沟通以后,让他们意识到虽然两人分开了,但孩子仍然是他们共同的希望,他们需要共同付出,增强与孩子的互相信赖。他的父亲开始每星期回家两次,陪女儿吃吃晚饭,聊聊天;她的母亲每个星期六带她到身边,给予她关爱。得到父母亲的教育与关心后,孩子的内心感到了温暖。她不再觉得孤独。渐渐地,孩子变得听话多了,心思又放到学习上来了,言行举止比以前文明了,不再上网聊天了……
三、加强班集体对问题学生的接纳
班集体蕴含着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巨大潜力和独特机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集体教育力量恰恰就在于使每一个人都想要别人对自己有好的看法和评价。要努力做到,使您的每个学生在少年时代渴望在集体面前显示自己的长处,并努力做到让那些激励的感觉因为人们对自己有好的看法而长久地保留在少年的心中。”
班中有个小男孩,是个孤儿,跟随伯父伯母生活,因长期缺乏严格的管教和父母之爱,他经常把同学的文具用品或课外书占为己有,经常欺负同学,以此来引起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但同学们却更不愿和他说话,不愿和他一起游戏……而他的习惯也越来越差。面对这样一个男孩,我首先给予他母亲般的关爱:每天与他聊天,经常买文具用品和课外书给他,给他买新衣服等。同时,我在教室里把他的身世用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好多同学听了都哭了,这个小男孩也一直在抹眼泪。渐渐地,同学们对他的态度明显好多了:有同学主动把书借给他看;课间,有同学在教他做题目;放学回家时,有同学陪他一起走……到了六一节和他生日时,同学会送他礼物。而他,也变得懂礼貌了,会关心同学了,学习成绩逐渐提升,运动场上也出现了他为班争光的身影。他不再孤单,不再自卑……这一切都源于班集体对他的接纳。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所具有的相互关爱、尊重的人际关系,是满足问题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营养;承担集体中发挥作用的重要角色可以改变问题学生消极的自我概念;集体成员的评价有利于培养问题学生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与集体中同伴的交往可以促进他们社会性健康的发展;犯了错误能得到宽容和善意的批评帮助后能学会自我教育;学习上的困难总会有同学给予指导而增添学习的信心。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问题学生的内心十分脆弱,作为班主任,要带着平等、平静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并接受问题学生,充分相信他们,给他们以理解、关心和爱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引导他们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和能力。
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关爱问题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希望每一个孩子能按照生命生长的规律去发展,让每一朵花都如其所是的自然绽放。
【1】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班集体建设新思维【M】.无锡市教育学会
【3】班主任工作新探【M】.科学出版社
【4】苏霍姆林斯基著,黄之瑞等译.公民的诞生【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班主任工作的30个典型案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