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教育:让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2018-01-29黄小俊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校本科普科学

◇黄小俊

靖江市滨江学校确立“宽基教育,个性发展,多元成才”的办学理念,通过“实施以科技教育为主体、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打造办学特色,建校三年多来,青少年科技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特色。学校先后获得靖江市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靖江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中心等荣誉称号。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领导和中外专家多次来校观摩,赢得了社会的广大赞誉。细细分析,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学校对科学教育的正确认识,那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科学普及教育。

一、夯实基础,保障有力

1.硬件设施

我校是一所新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200余亩,总投资4.6亿,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其中,投资两百多万元建设的科技园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科学活动的场所,现有科学实验室4间,物理、化学、地理实验室各2间,三模、机器人、创客空间、手工坊等科学活动室10间

2.师资培训

精良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必备条件。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策略,先后派出60余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培训,请进科技项目专家来校授课或是担任顾问,为我校开展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与自主管理的应用课程。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鼓励老师编写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科学校本教材。目前,教师自编科学校本教材6本。校本阅读,让孩子们得以插上飞翔的翅膀,尽享科学教育的快乐。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科普宣传

我校通过校报、网站、橱窗专栏、影视、讲座等宣传培训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定期在学术报告厅播放科普或科幻影片,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科技展览,组织学生参加全市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调查报告和科普论文的撰写等活动。

2.科普阅读

学校在科技园内设有一间科普阅览室,收藏科技读物近千本,并常年订阅科普杂志十余种,每周向不同年级的学生开放一天。每天中午,学生在阅览室里手捧书本,或坐,或倚,或站,静静地阅读,徜徉在科学的世界里,是阳光下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立足课堂,拓展内涵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稳步推进”是我校科学教育的主旋律。小学科学课承担着科学的启蒙教育,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技素养。我校从严规范科学课程的实施,成立了由骨干科技辅导员组成的科学工作坊,研究探讨科学教育新思路,组织科技辅导员学习科学活动课的有关理论,共同探讨科技课的教学思路,为学生从课堂上汲取丰富的科技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学科渗透,全面融合

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课,以拓展课、研究课、活动课、信息技术、劳技课等为抓手,在全校普及科学教育。逐步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形成“参与、探究、合作、活动”的课堂教学特色。

注重科学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努力把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按要求开设科学课、实验课。学年课时总数达40节,科普课程总数达80节/学年。开齐理化生实验课,力求通过科学课、信息技术课、实验课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五、科学活动,提升素养

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宽。丰富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最佳途径。我校在开展科学活动时认真研讨,采取“三抓三促”(抓宣传,促认识;抓常规,促普及;抓竞赛,促提高),全力打造出科学教育的大舞台。

1.抓宣传,促认识

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月”,除做好校级宣传工作外,以班级为单位,认真做好五个“一”(办一期科技黑板报、出一份科技小报、画一幅科幻儿童画、做一件科技小制作、写一篇科技小论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学活动,大力宣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主题。几年来,我校在“科普宣传月”活动中真正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全参与。

2.抓常规,促普及

每年6月,我校常规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内容包括科学讲座、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车模、船模、航模、科学论文等项目,并制订了行之有效的科学活动计划,确保科学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每个年级都有固定的科学项目:一、二年级玩转魔方、科幻画;三、四年级三模、科技小制作;五、六年级小发明、机器人、电子百拼、创意模型等。

我校设立科学少年宫评价激励机制,在一年一度的“科技达人秀”活动项目评比中获胜的次数累加后,逐级申报星级小院士,目前,12位五、六年级优秀学生已经被学校授予“首席小院士”称号,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正是有了常态化的科技活动交替进行,并有效整合、创新、发展,科技活动才成为滨江学校最强音。

3.抓竞赛,促提高

随着科学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部分科技活动项目已经崭露头角、初见成效。三十多人次获全国科技模型竞赛一、二等奖,两百多名学生参加省青少年科技竞赛,获一、二等奖。学校也因在科学教育工作的出色表现,得以承办江苏省泰州分赛区的重要赛事,为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工作积聚经验。

学校还给每一位学生建立科学成长档案,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文字材料、观察结果、展示形式、科学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在案。定期、及时、公开表扬科技活动优秀学生,大力表彰“科技之星”,有效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爱因斯坦对教育有这样的理解,他说教育就是将学校所学知识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那么,我们的孩子,离开学校之后,能剩下点什么呢?也许在若干年后,他们会回忆起曾经的学校生活,孩子们依然记得当年在操场上手掷纸飞机时的阵阵尖叫,搭建电子百拼时的欢声笑语,高举科技达人奖牌时的灿烂笑容……如果是这样,我校科学教育的探究与摸索,必将让每一个稚嫩的生命得以自由绽放,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建构属于儿童的科学教育新方式。

猜你喜欢

校本科普科学
科普达人养成记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