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T运用在课堂的利弊

2018-01-29◇朱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朱 娟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深刻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当代教育的一个趋势。然而,对于常规教学是否适合使用PPT是个争议不断的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PPT可以集音、像、声、彩、文、图为一体,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逼真的情境和鲜明的教学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把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以条理、简洁的形式客体化为连续的可视、可听媒介。PPT能极大地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感知觉更灵敏,注意更集中,观察更细致,想象更丰富,思维更灵活,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PPT,有利于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受到学生的喜欢,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有利于正确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四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PPT课件还可以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直观观察的现象,也可以把复杂的事物简化,以清晰化其中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较容易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发展思维能力。PPT应用于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的感染力

(二)借助于PPT课件,可以设置具体、综合、丰富的语言场景,既有效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又给学生提供了适当地运用语言的情境,使课堂上的活动和讨论有相对确定的条件和依据,避免课堂活动和课堂讨论中的不知所云或信马由缰,保证课堂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最近很流行一个说法,叫作“PPT依赖症”,说的就是老师们讲课过于依赖PPT,造成的一系列不良的反应。

首先从备课层面上来说,现在网络资源相当得发达,可以说任何课程、任何课时的PPT在网上都可以找到。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便直接从网上下载,最多是进行小范围的修改。这样的PPT并没有体现出老师们自己的授课风格以及教学思路,只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拼接,老师们可能也没有对下载的PPT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要用这个顺序来讲?”“这样讲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呢?”这些其实都是教师应该要考虑的。

PPT设计一般是一个整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按顺序播放,以鼠标点击控制播放速度和进程。这容易带来应用中的僵化问题,缺乏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弹性调整课堂环节和结构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会按教师的假设进行的,他们的具体表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才应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因此,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弹性化。如果用PPT来完整地呈现课堂设计,这个弹性化的目标就比较难以实现。PPT设计得越细致,它的可变性就越小,教师对课堂进程的控制程度就越大,这样的课一般环节比较完整,环节之间连接比较流畅,但学生常常只是教学设计的被动配合者,而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学习者。

其次,过于花哨的内容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样式可以丰富多彩,一些教师做的PPT很炫,有动画,有很多边角图案,这些可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不管是背景动画还是音乐图片,都是为了上课内容而做的一个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寻找PPT上的可爱图片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PPT是越简洁明了越好的,PPT只是想让学生看见上面的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要大家能看清楚知识点就够了。可能有的人会说,炫一点的PPT不是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吗?不错,可是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哪去了呢?绚丽的动画?与课程无关的图片?可是这些并不是我们老师希望学生注意的,而且当老师在讲台上不断地放映幻灯片的时候,不是很利于学生的思考,学生已经习惯了看电视不思考,我担心可能会影响部分学生思考的动力。然而,现在很多的老师在上课时却恰恰忽略了这点,通过花哨的技术搭配过多的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使得上课的内容变得主次不分。这样就使得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吸收有用的信息,一堂课下来后学生往往只是感觉脑子里塞了一大堆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之间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或逻辑,进而不知所措。教师一味地追求课件的丰富多彩,却忘记了多媒体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主线贯穿其中,而现在的情况是,在看似活跃的课题气氛中,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课件的制作必须取材合适、得当,不该过于花哨。

我觉得PPT把学生好像变成了观众一样,可能让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会下降,学生好像观众一样观看着却没有进行思考、讨论、笔记,他心里可能一直在期待下一张PPT是什么,或者在想这张PPT有什么笑话可以供他娱乐。表面的热闹并不等于更有效果的教学,一堂很绚丽的课不一定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最后,一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尤其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再好的多媒体技术也只能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它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服务的,如果仅仅把精力过多地花在技术手段上,势必会影响教师对自身学科素养和教育能力提升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作用。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在课堂中应当慎重把握PPT应用的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为教学目的服务,要为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服务。对于教育教学目的来说,它只能处于次要的辅助地位,不能为了观感而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部分教师采用片段式的PPT设计思路,只呈现教学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图片、录音、图像等,这些部分不以固定的顺序呈现,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需要灵活展示;相应的,课堂中出现的重要语言信息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既清楚明了,又能充分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资源,同时养成了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三、结语

教学技术与手段再高明,都必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实现,PPT虽好,但它只是工具,我们不能完全不用,也不能完全都用。我们应善于使用工具,同时也应该合理、恰当地用,是我们每个教师需要去体会的。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