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实践 提高素养

2018-01-29赵秋蓉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理解能力词语

◇赵秋蓉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树立“时时处处皆语文”的思想,注重实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工具的掌握、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单靠“悟”出来的,要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才能掌握的。那么我们的课堂该怎样去彰显“语”与“文”呢?

一、听的实践

“听”是说的基础,也是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最有效的方法。

(一)听写。这是巩固生字新词最常用的训练方法,把听与写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为使听写更有趣味,我通常采用如下方法:1.据义听写。即老师说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意思联想词语而写下来。2.近、反义词听写。学生根据老师报读的词语把词语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写下来,这样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增加词汇量。3.听写句子的练习。即老师读句子,可以每句读三遍,学生边听边把句子写下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与速写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听记。1.听同学的发言,或找语病,或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补充说明。2.听读短文,说说主要意思,说出精彩词句。比一比谁听得认真,记得准确,说得完整。

二、说的实践

说是表达,说是写的前提,是学生进行“语”字训练的主阵地。

(一)课堂发言。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要有要求,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说的训练。一要敢说。课堂上应常问:就这一点还有谁有自己的见解?还有谁能补充?哪怕学生有一个词语用得与众不同,教师也应给予肯定或赞扬。二要会说,要说得正确、精彩,包括语音、语调、姿势,说话是否流利,用词是否正确、准确、生动,观点是否新颖、独特等。三要说得清楚、响亮。在课堂上,教师对“语”有高要求,有利于学生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培养表达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说话训练。每堂语文课前的两分钟,让学生朗读、朗诵、演讲、讲故事、猜谜语。此项的实践让学生积累说话的材料,让学生敢说、要说、想说、说得精彩,从而形成“语”的能力。

三、读的实践

(一)每日一篇美文,批注、交流,限时三分钟。批注的内容可以是此篇文章的作者、背景,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好词好句的分析积累,可以是各种修辞写作的方法技巧的感悟等。

(二)课堂上教会学生多种阅读方法。例如一目十行的速读,“眼步会视落行中,看词猜词句意懂,练大视幅多抓字,快读速读不是梦。”咬文嚼字地精读,字字入目,句句铭心。通过一篇篇美文的阅读,丰富语言,陶冶情操,训练能力,一举多得。

(三)采蜜本的采蜜。每个同学都准备有一本采蜜本,随时听写,随时摘录,随时记忆。每日二百至三百字的摘抄,定期展览与交流。这种作业是需要学习策略的指导,会合理安排时间,更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完成。因此,这种作业也是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良好品行的体验、培养和训练。

(四)“特权条”。为了提高学生阅读与积累的兴趣,在一定时间通过对采蜜本的检查验收,对背诗多的,背诵美文多的,积累认真的,积累有创意的同学发给一张“特权条”。有了“特权条”可以获得文具、图书,或免去一次作业,或在犯错时“从轻发落”等等。学生对这样的条子很有兴趣,积累的热情也就更大了。所有做法都只是为了让学生再次更多地、更好地阅读和积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

四、写的实践

(一)写日记。实践证明,日记是最好的练习写作、积累素材的有效方法。先从由我找内容让学生写,到引导学生自己找内容写,再到教会学生写具体、写生动,逐步提高要求,逐步规范写作的语言、方法。这个训练过程是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同时日记还成了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平台,教师了解学生内心的窗口,从日记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写“说明书”。1.写“课文说明”。我给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本语文本是专门用来写“课文说明”的。每学完一课,学生对课文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或感悟吧,那就写下来,哪怕是对一个词,一个字的辨析也行的。从先不规定字数任其信笔涂鸦,到逐渐增加字数要求,再到要求发表对某个问题或是文中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的看法等;由开始时的文不通字不顺,到后来的文从字顺,见解独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步提高。2.写“犯错说明书”。学生难免要犯错的,这时就让学生写“犯错说明书”。3.写“试卷说明”。在每次单元测试结束后,我都要求学生写一写试卷说明。内容可以是通过试卷分析、小结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这既是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又是从技能上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同时又给学生找到练习写作的素材,可谓“一石多鸟”。

(三)让学生互改作文。“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会改作文,才能更好地写作文,我便尝试让学生互改作文。我把作文批改要求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批改要求:1.找出错别字2.找病句。3.找明显用错的标点。4.看书写与作文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5.读作文是否围绕一个意思写。等学生能基本掌握这个要求后,我便在互批作文中提高要求:6.写人特点明显吗?7.写事的过程你看明白了吗?8.写景的有特色描写吗?9.中心观点明确吗?10.用词丰富吗?两个层次十个批改要求正是一篇好作文的要求。教会学生互批作文,是让学生检阅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向他人模仿、学习,让学生在借鉴中提高,让学生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理解、表达能力。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各种训练方法之间也绝非是孤立的,听、说、读、写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训练策略要估计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是逐渐提高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站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角度上,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目的,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去珍惜、去利用每一次能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契机;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锤炼语言,锤炼思想。语言流畅了就是思想舒展了,语言准确精练了就是思想精致深邃了。只有不断地进行语文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理解能力词语
国学积累:语文写作教学路径的多元探寻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