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增实效 作业布置益兴趣

2018-01-29◇刘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迎春花花苞语言表达

◇刘 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然而,日常教学中我们恰恰忽视了语文“交流”这一工具性,过度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这些导致我们的学生有的到了高年级连几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写作文语句混乱不堪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语文教学没有落到实处。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表达”缺失现象分析

(一)重文学性分析,轻语言表达训练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下,文本的文学性解读还是占据了主阵地。教学中,教师强调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讲解;教师大多只要把文本中语句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讲完,这篇课文就算讲透了。例如:《早》主旨是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课文第五自然段对梅花色香味的描写,教师更多引导学生感受花的美,学习写花的比喻手法,写花颜色的词语,而对写梅花的目的“以花喻人”只是生硬带过。这样,“以花喻人”的手法对学生来说仅是一个抽象的词,他们没有在课堂上通过实实在在的训练来掌握这一方法,更别谈应用和感悟。

(二)重应试化课堂,轻语文实践

长期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试化”倾向并没有改变。我们的课堂还是灌输知识的课堂,学生学的是语文知识的堆积,仅仅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课堂教学的知识并没有和他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比如本班五年级学生不知道梨花长什么样,是在哪个季节开的;学生仅知道梨花这个词,没有把梨花同生活中活生生的实物梨花联系在一起。生活的路两旁就有梨树,教师仅是教书本上的知识,在书本上学习,没有带着学生仔细观察过实物,学生也没有那个意识留心身边的事物。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缺失。

杜威指出“在传统的课堂上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因为单纯的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只是静听的另一种形式”。学生是在静听课,并没有参与进课堂。即使是很热闹的发言,老师也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与学生真正的交流,而是希望把抛出的问题解决,让课堂继续下去,并没有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使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表达”提升策略

(一)情境教学增实效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所呈现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教师要积极寻求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创造情境。

单纯地进行干巴巴的文字形式上的训练,学生很可能学得无趣。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生活的情境,进行语言训练。教师带着学生走进具体的生活情境,观察田野里的稻田、西红柿,路边的野花,农户家外的丝瓜、黄瓜架,学生亲身观察过这些事物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写出的作文是鲜活的,学生能真正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周四作文课,我带着学生去花坛边蹲下来仔细观察迎春花的花瓣长什么样,颜色如何,花苞什么形状,花蕊的样子等等,结果学生写得非常棒,比任何一次的作文写得都好,并且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兴奋,浑身上下散发着活力。

王子月这样写:“迎春花的花苞犹如米粒般大小,花苞呈黄绿色,后来像个小孩撑圆了肚皮鼓胀起来,变成了一只橙黄色的小灯泡,样子可爱极了!”

……

陈振昊写:“迎春花的花苞像一粒小子弹。迎春花开得密密麻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繁星散落,好不热闹。远看像一座喷花的飞泉,在阳光下灿烂一片。”

学生不但有自己的观察所得,而且把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里的语句进行了模仿,活学活用。

(二)作业布置益兴趣

作业作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语文的重要载体,在掌握基础知识外,更应突出多样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更应注重语用技能的培育,促使学生把握住语言的交际性和生活化特征,做到真正的学语文用语文;而不应该把作业局限在抄抄写写等机械的行为上。

写日记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感悟。本班五年级学生在写日记时一开始把它当作一种负担,交上来的日记大多是流水账。

朱文博是这样写的:“今天早上我睡了一个懒觉,起来吃饭后就出去玩了。”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渐渐对写日记没有抵触了,不存在写得好与不好的区别,只要是自己真实生活的记录,学生愿意去写了。

后来朱文博在日记中写道:“我好想我奶奶啊,我现在会炒菜了,等我奶奶回家后我要炒给她吃,奶奶你快点回来吧。”读后令我动容,这是语言表达的一种进步。

小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比较强,但他们的语言还需要进一步地规范。因此,作业可依托于课文中一些特别的句式和经典的段落,引导学生多练笔。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第13自然段,写园子里事物的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黄花,就开一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愿意()就(),愿意()就()。这个句式很有特色并且和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回答也是丰富多彩。

李彤:“丝瓜愿意开一黄花,就开一黄花,愿意结一个丝瓜,就结一个丝瓜。”

张小雨:“爬墙虎愿意爬墙就爬墙,愿意爬窗就爬窗。”……这样的练笔训练,不仅利于学生语用能力得以增强,还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学表达;要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语文课后作业要立足于用语文,服务于生活。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迎春花花苞语言表达
花苞
迎春花开( 连载一)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迎春花
灯笼是春天的花苞
迎春花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迎春花
叹春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