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

2018-01-29朱静娟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长方形表面积建构

◇朱静娟

在学生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小学数学占据了很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直接方法就是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精神。建构理论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教学新思路,强调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建构理论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新时代,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很多老教师的教学思维并没有及时地转换过来,依然实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十分不利,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思维被局限,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广大的教师应该立足于我国现代化教育的现状,积极学习构建理论,并尝试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促进中小学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学会自主学习。文章介绍了建构理论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自主学习小学教学模式开展策略。

一、构建理论概述

构建理论中将知识介绍为“既不是主观的东西也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这也就说明,平时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之前的文化知识积累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工具和资料,以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构建理论强调了学习是一个过程,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表明要想获得知识关键还在于学习者自身。

虽然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并不代表他们必须依靠教师手把手地教学才能获取知识。构建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意义构建的促进者。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夯实自身素质,尤其是教学理念一定要跟上时代,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基于构建理论,文章对当前自主学习小学教学模式展开了简单构想。

二、自主学习小学教学模式构想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要充分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实践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适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先对一些基础性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教师刚刚讲解的知识去破解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充分发散思维;在同学们形成思路之后,由教师给出结论性总结。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多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纸板,将同学们四人分为一个小组,拼出各种样式的长方形,并让学生们观察小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面积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正方形的每行、每列的个数存在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在经过几次动手操作之后,就会慢慢感知长方形的长宽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让每个小组之间的成员相互讨论,共同总结,就不难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了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的训练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们在自己思考出答案后自信心倍增,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仅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整合教材内容,创建合理教学情境

在构建理论下创建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归纳,并根据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映获得教学反馈,及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争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求平均数》的教学,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几十位评委给选手打分,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再把剩下评委给分的平均数作为这个选手的最后得分”,这种教学情境的创建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教学模式可以选择视频教学、实验模拟等等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还要鼓励学生回家在家长的监督下多观看类似的视频,自主学习。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构建理论十分认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构建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小学生知识储备量少、生活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因此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再加上数学学科特点,偏向理性思维,知识点相对抽象,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未成熟,因此教师的适当指导就变得十分必要了。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计算圆锥、圆柱表面积时,由于其特殊性,学生很难入手计算,在学生们思考几分钟正一筹莫展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们回忆:“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图形的表面积?”,学生会顺着教师的思路快速回忆之前学过的有关表面积计算的知识,联想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回忆一下,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表示六个面的总面积之和,那么,大家类推一下,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呢”,这样学生们很快就能学会将圆锥、圆柱拆分成不同的面,分别计算,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三、结语

面对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仍然存在的“一言堂”式教学的不良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倡导,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长方形表面积建构
积木的表面积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表面积是多少
长方形的困惑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