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氛围 形式多样 创造条件

2018-01-29◇石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剪纸课外阅读资料

◇石 勇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视野,收集处理运用信息,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要加强指导,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铺垫,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催化剂。

全国统一教材的主编温儒敏说:“教改必须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写作的教学。”他的这番话说明了阅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教版六年级《姥姥的剪纸》要求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剪纸技艺的高超,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剪纸的技法和著名的剪纸艺人,在课堂上播放各种剪纸图片,用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课后到网上搜集关于剪纸的材料,学生都很愉快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搜集资料。

(二)营造氛围。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要努力创设阅读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教学完《姥姥的剪纸》,在班级开展一次剪纸展,有的学生带来关于剪纸的资料,有的学生亲自动手做了一些剪纸,还有的学生带来收集的报纸、杂志的剪纸作品,学生真正理解剪纸这些艺术的魅力,更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往,同时也爱上了课外阅读。

二、形式多样,方式灵活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有的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时间很短,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有利于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

(一)选择恰当的读物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具有爱幻想、好奇、天真、童趣等特点;他们爱读童话、科学幻想小说,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寓言故事,儿童诗、儿歌等。这些读物都符合“恰当”的原则,应该尽量向孩子们推荐。

(二)阅读形式丰富多彩

1.自主阅读,适时引导

这种形式具有灵活方便、自主性强等特点,但不能放任自流,这样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读而不思则罔”。如果阅读材料选择不当,还会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活动产生误导。因此,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的同时,也要对阅读过程适时监控和引导。除了阅读必读书目,还可以为他们推荐适当的读物,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并及时组织相关的、有针对性的讨论等。

2.开展阅读竞赛

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进行“同伴”阅读。每天的课外阅读课时间,同伴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给予“阅读之星”的精神奖励,课堂上开展必读书目阅读知识竞赛等,不仅引发了学生竞赛阅读,还利于学生们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学生“好读书”在班内蔚然成风。

3.阅读要求不同

针对低、中、高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如:对于低年级段的孩子,重在激趣,如:学习了生字“鹿”,便让学生交流自己对鹿的了解,让孩子们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鹿的种类和外形的资料,或者让家长帮助到网络搜寻资料,要求他们阅读并能讲给别人听。不求深度和广度,以学生愿读、爱读并乐于表达为目的。

对于中年级段的孩子,则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读整篇的故事。同样对“鹿”的相关资料的阅读,就会要求他们主动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了解鹿的体形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

对高年级段的学生,除了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做深入思考,开展探究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让孩子形成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4.成果展示

为孩子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阅读。我们开展了“课本剧表演”“读写大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阅读成果,在活动中培养阅读兴趣。

三、采取措施

农村的家长大部分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因此,需要为课外阅读创造更多条件。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教师要钻研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二)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三、四年级作业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作业不超过四十分钟,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三)将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用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赛等,中午休息时间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各年级的必读书目为主。

(四)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除了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微机阅览室外,还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来“资源共享”。

开展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要组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催化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剪纸课外阅读资料
剪纸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剪纸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