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做中学”中有效利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2018-01-29徐霞通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做中学动手教学资源

◇徐霞通

目前,各地教育随着相继创建教育现代化和基本均衡发展县区,呈现出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良好态势,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学设备不断丰富,很好地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但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室不健全,教学器材匮乏,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学习结果、轻视过程体验等偏向,致使农村,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

一、当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资源使用现状

调查发现,有些学校因主客观原因造成大量的教学仪器设备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到教育教学中,甚至因保管不善而导致损坏现象。究其成因:一是功能用房挪用。近几年来,校园工程建设深入实施,不少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因布局调整、资源整合等历史原因,一些农村学校老房子年久失修,或拆或封,教室不够用,实验用房被挪为教室,致使实验教学无法开展,甚至因“来回搬家”,导致不少实验仪器、设备损坏或流失。二是教学仪器闲置。一些农村小学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怕出事或嫌麻烦,教学仪器使用效率特别低,学生分组实验或自主探究基本没有,只有上级检查或开公开课时偶尔用用。为应付上级检查,突击补写实验报告。部分学校仪器紧锁柜中,师生难以见到。三是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很少有科学专职老师,普遍存在把语文、数学、英语视为主科,其他学科视为“副科”或“小学科”。主科安排骨干、优秀教师来教,“副科”或“小学科”由主课教师兼职或年龄偏大的老教师来教。对科学教学谈不上“做中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做中学”教学与资源利用有效整合更不用谈了。

二、保障小学科学现有资源使用基础条件

有效利用农村小学现有实验室、实验器材,推进“做中学”。一要改善办学条件。农村学校要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政府的支持,加大功能室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将实验仪器设备分室、分柜、定位存放,由专人负责管理、登记,满足“做中学”教学的需要。二要配足专业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建设,配备专业农村学校学科教师,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推进“做中学”教学与资源整合合理开发利用。三要落实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培训,让教师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对教学过程实施要认真检查,使“做中学”真正成为科学课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开放课堂、高效教学。

三、如何有效利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在争取上述基础条件的同时,学校和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发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兴趣,在动手实践中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

1.利用资源,推进小学科学生态化教学。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抽象性和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动手操作、感受体验,既符合他们心理特征,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又能激发他们探究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吃什么》一课中,在观看了老师操作的米饭遇碘酒和淀粉遇碘酒两个实验后,孩子们知道了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让孩子们拿出课前分组准备好的食物,为每一活动小组分发碘酒、滴管和实验记录表格。课前布置准备材料时,孩子们的兴趣就很高涨,带来了许多蔬菜、水果和糕点食物。分组操作开始前,先让各组孩子大胆猜测,然后再逐一进行实验。活动过程中,欢呼声此起彼伏,笑声不断,全班孩子都在愉快的活动中快乐地探究。在实验教学中,老师为孩子提供具体生动感性认识,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到优化整合,从而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很好的养成,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2.凸显资源,推进小学科学人文化教学。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图表文字、实物模型等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研究,把过程体验和问题结果,通过多元方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讨论,共享动手过程和实践结果的愉悦。在教学三年级小学科学下册《认识固体》一课时,通过学生看看、摸摸等感官认识物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是固体,研究混合后固体质量大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记录,然后再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指导学生怎样观察、叙述、绘制,怎样通过不同方式得到证据,进行讨论表述,重视学生表述过程,不在于观点新颖与对错,而在于过程体验。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内化成自己体验感悟和科学素养。

3.发挥资源,推进小学科学高效化教学。思维产生于动作。科学知识来源于科学实验探索的结果,科学探究强调动手做,但更强调动脑筋。有效的科学学习不仅发生在学生的手上,同时也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在科学教学中,要由预测猜想、提出问题,到动脑动手、质疑解惑,再到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国旗怎样升上去》一课时,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国旗是如何升上去的,再观察旗杆顶部,引导学生关注滑轮及其作用。重点观察滑轮的主要结构特征,即可绕绳带沟槽的轮,指导学生安装滑轮以及如何绕线,能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并通过分组实验、操作测量来了解它们作用,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和仪器设备优质均衡配备了,关键在于使用。在“做中学”中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设备,才能真正发挥小学科学教学资源优势,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农村学生科学素养,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做中学动手教学资源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基于“做中学”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