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科学实验课“三个不乱”的思考

2018-01-29田小立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动脑土豆动手

◇田小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本节课教学力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体会到探究的乐趣。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这节课教学中在实验材料选择与呈现、学生动手动脑、教材的处理等方面往往存在问题。本节课如何巧妙地做到“三个不乱”尤为关键——做到实验材料“多而不乱”,学生“忙而不乱”,知识“散而不乱”。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组教学活动:探究土豆浮起来的奥秘,探究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潜水艇的沉浮原理、用沉浮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围绕“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动手实验→交流展示→拓展运用”开展教学活动,每次活动之前让学生先猜测—后实验验证,动脑思问题,动手提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一、优化选择,巧妙组织,实验材料“多而不乱”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小学生原有经验出发,选择便于学生体验、能够理解的内容,所以实验材料要体现直观性,方便学生观察;体现趣味性,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突出生活性,引导学生日常探究。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前,优化实验材料并做到在最恰当的时机呈现材料。教师实验材料的摆放是否有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科学探究的深度和活动的效度。

实验材料:

教师准备:大小土豆、烧杯等

小组准备:水槽、橡皮泥、烧杯、搅拌棒、装水的瓶子、小石块、硬币、乒乓球、泡沫板等

本课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橡皮泥、小石块、装水的瓶子、泡沫等),学生对其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探究其沉浮和形状、重量是否有关系时就比较容易得出结论。用生活中的材料可以拉近科学探究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破除科学的神秘感。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物品中,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在学生经验范围内选择实验材料。例如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食醋”代替“盐酸”、用“筷子”代替“玻璃棒”、用“废弃的饮料瓶和小药瓶作反应容器”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生活用品皆药品”“坛坛罐罐皆仪器”“科学就在身边”,使得科学实验既简单实用又富有生活化。

二、手脑并用,做思同行,学生“忙而不乱”

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而动脑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动手做是探究活动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但实验操作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探究后的动脑思考。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探究强调动手做,但更要动脑想,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何做到学生手脑并用,做思同行,动脑思问题,动手提兴趣,学生“忙而不乱”呢?

教学片段

思考在先,大胆设想

师:在同学们的桌上,有材料袋。看看材料袋里有什么。把你们认为会沉的物品挑出来放进水槽里。

生:(学生尝试后回答)

师:接下来把浮的物体放进水里。

师:沉在水里有很多物品,怎样让它们浮起来呢?不同的物品可以用不同的办法,大胆设想一下,能想出哪些好办法?把设想写或画在“实验记录单”上,想到几个办法就写几个。

师:把想的好办法跟大家说一说,然后其他学生补充不一样的想法。

师:这些办法能不能成功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各自的想法。

本课教学中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思考把认为下沉的放入水中,动手之前先动脑,在思考的基础上实践。在教学中,学生让橡皮泥、装满水的瓶子、石块等浮起来前,放手学生大胆思考猜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用写或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再去实验、验证。当学生实验结论和自己的猜想一致时,那种“我猜对了”“我成功了”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溢于言表。由此可见,关注学生动手前的动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而“动手做”的理念告诉我们,要珍视每一位学生动手前的思考,要鼓励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上用这种方法展示学生的动手前的想法,可以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三、用教材教,活用教材,知识“散而不乱”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研读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用教材,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融入知识和智慧,在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知识底蕴与能力基础,对教材进行适度的重组和整合。而不能把教材看成是神圣的、不能质疑的。小学科学教材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设计和编写的,是引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素材。由于教材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尽相同,教材中的有些问题不一定能适合本校的学生。因此,科学教师就有必要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重组设计。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准确地把握、灵活地处理,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教学片段

实验激趣,引出课堂探究问题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两块土豆,一大一小,如果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杯中,猜猜它们会怎么样?

(2)教师逐一演示土豆由沉到浮的过程。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猜测)现在有什么想法、疑惑。

(4)谈话:不管是大土豆还是小土豆,在这个杯中都沉,在那个杯中都浮,为什么这样呢?

(5)揭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板书:沉→浮)

我尝试把第三个环节“加盐使土豆浮起来”提前在导入部分。实验现象“无论土豆大小,在一个杯中会沉,在另一个杯中会浮”。这一现象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实验现象发生撞击,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前后两次实验,激发学生思考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道理,把注意力转向水,学生很容易猜测有一杯水可能是盐水,然后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虽然打乱了原教材活动顺序,放在导入部分,实验激趣,引发课堂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却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动脑土豆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脑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土豆喝水
动手演示找错因
土豆爱吃糖
发芽土豆带着毒
肯动脑就会成功
土豆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