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

2018-01-29鹿存良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灯泡亮度科学

◇鹿存良

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帮助学生资助探索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然科学的掌握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授小学科学技术是为了帮助提高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迎难而上,体会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在科学探索的学习应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以教师从旁引导为辅,加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这种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进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一方面要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累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科学探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探究机会,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科学的魅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一、情境导入,诱发探究欲望

上层建筑的宏伟离不开坚实牢固的基础,而小学阶段正是打下良好基础的起点。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求知欲,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常会设置教学的情境,构建游戏环境,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刨根问底”的习惯,然后从旁辅助。例如在研究磁铁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物质,铁制品、胶制品等,来验证磁铁的特性。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而兴趣则是敲开大门的钥匙,有了兴趣,就能够在科学的知识海洋中穿行。

二、鼓励质疑,启发探究思维

好奇和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有了怀疑的精神,会更利于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并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逐渐取得突破。这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探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每个人看待事物观点都不尽相同,往往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敢质疑并动手去探索,即使学生提出的想法比较幼稚,也要加以鼓励,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要看出学生“幼稚”想法中包含的力量,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参与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指出,孩子们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会不遗余力的投放所有精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创造更加有利于学生细心观察和探究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灯泡变亮了”中,准备数个固定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由学生自己操作,通过加入和减少电阻来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也可以直接串联滑动变阻器,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灯泡的亮度。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教师从旁指导,最终由学生自己提出影响小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最终在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答案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原来小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由于干电池的电压是不会变化的,在加入和减少电阻的过程中,会导致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流的变化,最终导致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通过本次实验能够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魅力,也增强学生探索的精神。

四、合作学习,形成探究习惯

在进行合作教学中,不断的探究,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教学属于素质教学,同时也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门自然学科。通过本学科,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主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在最终进行总结的过程中,通过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表扬,能够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进行《水有力量》教学中,安排两名同学进行现场操作,一位同学拿着两个相同的杯子并注入相同的水量,分别从不同的高度倒入水槽,然后由另一位同学做好记录,最后由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本次实验的心得和体会。虽然实验操作的时间不长,却在学生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五、积极评价,体验探究乐趣

对学生科学探索过程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重要作用。通常笔者会选择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引导性的评价,并实验完成后,进行总结式的评价。同时也会鼓励学生,例如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会对他们说:太棒了,我们的小天才又有了新的发现,加油。通过语言上的激励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甚至在多年以后,学生也能回想曾经的一幕,并能够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灯泡亮度科学
灯泡创意秀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亮度调色多面手
亮度一样吗?
基于斩波调制的LED亮度控制
人生的亮度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