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2018-01-29宗克红
◇宗克红
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成为愈发受关注的重点,小学教育的改革计划更是被提上了日程。我们要解决小学教育枯燥乏味的问题,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就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将科学融入教育,使二者完美结合,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科学与教育的双重重要性和适用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尊重科学,反对迷信,要从小抓起,确立科学的地位,拥护科学,相信科学。基于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学生课堂中自主学习探究老师的教学核心
(一)将学习与探究有机结合。学习是一种浅显的接受知识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对自己所获得知识进行再复习,而一旦开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研究,便开始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当教师对讲解的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理解以后,学习的目的便达成了;而探究的过程,则是学生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将自己的世界重塑的过程,对知识的获得也不仅限于浅显的表层,而是深入其核心。
(二)在小学阶段刚接触科学的时候,教师必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对孩子还显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不宜操之过急,可以慢慢来,在学习完表层以后去探究深层的东西。
(三)学会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科学的探究不仅有个人探究,小组的学习更是可以让科学变得生动。小学阶段中讲究动手能力,对科学实验的动手操作不能仅限于个人娴熟,还必须让每个人参与进去,每人提出良好的科学性建议,在难以下手操作时,小组的学习显得更加有效。但也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当小组学习开始出现分歧时,要冷静下来学会独立思考。
(四)既要学会动手,也要会用脑。在科学实验中,讲究动脑又动手,最忌照本宣科。很长时间以来的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实验操作都是根据书上一步一步来,没有自己的想法,成功一次后甚至很少有学生再对科学进行深入的探究,第一次自然可以跟着书上一步一步来,但不能在成功以后就丧失对科学的探讨。
二、遵循开放尊重平等原则
(一)老师要承担起对孩子科学兴趣激发的领路人。小学科学教育中,刚接触科学,要让孩子对科学保持着长久高昂的热情,老师便扮演了重要角色。科学的探究不能终止于下课铃声,也不应该被局限于教室的方寸之地。学校要保持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便要做出相应的措施,老师要带领学生去教室以外的天地,寻找科学的力量,探究自然的奥秘,真实地贴近自然。
(二)重视热身活动。科学实验总离不开实验器材,老师在每次的课堂开课前,让学生去接触器材,准备相应的上课道具。如研究化石标本,可以动员学生自己拓印一些标本;研究星空,就准备望远镜去观察;研究生命的生长,就栽植小植物,这些简单的却极富趣味性的科学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研究的兴趣,更是让孩子们极近地贴近自然,感受生命的力量。同时这些准备工作也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也从一定程度远离了电子科技的诱惑。
(三)注意问题延伸。做完实验后遗留的问题都交给学生去解答,问题的深度和宽度可以不仅限于书本,老师要鼓励学生向着更深更远的地方去想象。问题可以简单,但人类的大脑不应该简单。当问题被抛出后,可以不仅限于此类学科,也可以结合别的学科,成为学术的“通人”。问题抛出后要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轻易否定掉任何一个看起来无理的话题。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否定一个天马行空的概念会不会就是一个新的探讨思路。
(四)要时刻鼓励学生。小学生还未发育完全,提出的问题也会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这个时候,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现,哪怕有很多问题显得无理,但孩子们提出就是对科学的一种探索过程,这时候老师不要苛责,而要鼓励,要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要肯定他们。
(五)突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成立学习小组,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发言,要重视学生的想法。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小组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交往的能力,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尽管小组学习也容易出现纷争,但这个时候老师要加以引导,引导孩子之间用正确方式解决纠纷。
三、结语
尽管小学教育中的科学教育目前还尚未成熟,学校还仅仅局限于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启蒙也没有到达一定的水平层次,但是学校和老师要改革科学教育,提高科学在小学科目中所占的比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的教育仰赖老师对学生的引导。科学教育要立足于实践,一切从实际中,到实际中去。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去研究树木、花鸟、土壤、空气,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不是死板的,孩子更不是死板的,我们在科学中领会自然和生命的力量,也领会宇宙的浩瀚和无边。这些年的科学教育还停留在书本知识,学生对科学深刻的领悟少之又少,要将科学教育落在实处,就不能仅限于书本,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略科学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