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行风建设为抓手 促学校教育新发展

2018-01-29庞永红

小学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行风师德群众

◇庞永红

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都是人们最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是关系教育公平、和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以教育行风建设为抓手,认真抓好规范教育收费和校务公开工作,维护群众利益,营造和谐教育氛围;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和推进行风评议工作,吸引全社会参与、支持教育发展;通过行风建设,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

一、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一)提高学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的水平

学校根据行风建设的相关要求,进一步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照要求,对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通过校务公开、收费公示,维护群众的利益,使学校收支阳光化;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行风监督员,让家长和社区群众参与学校管理;通过教代会、工青妇组织,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二)形成科学的质量观,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学校充分征求家长和群众意见,了解他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希望,分析学校与城区学校、品牌学校的差距,明确学校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家长的支持下,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读书氛围向社区辐射;学科能力考核方案顺利实施,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学生实践、体艺等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育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我们深刻的感悟到:我们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接受社区群众的检验,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终极标准。这就促使我们确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的水平。在宣传教育观念、家教方法时,学校领导、教师不以内行、指导者自居,真诚地充当宣传者、交流者、合作者。对学生不仅关注教育教学中的情况,而且体现对学生乃至家长的真挚关心。

二、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高

(一)以教育行风建设为抓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师德素养

学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师理念,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市教育局“八要”“十不”规定,“内省外显”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学校要求教师从平时自己的工作中、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中寻找自我反省的问题或现象,在内省中感悟、凝练、内化,使师爱不断积淀,让师德不断升华。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展示师德素养,让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感受、评判。让教师的师德在外显中展示,提高,树立自身的师德形象。通过开展“三评”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把“让群众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发展”作为全校教职工的奋斗目标。

(二)以接受人民评判为宗旨,以提高师资质量为着力点,全面提高育人水平

我们正确看待群众的评议,人们参与评议本身就是对我们工作的重视,评议中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把评议由压力转化为动力,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学五认真规范要求》和《关于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规定》,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各方面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都制定了明确、详细的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结对建立协助组,使教师的日常工作学习有同伴促进、有骨干引领。学校采用推门听课的形式,考察日常教学中规范的执行和课堂教学生成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反馈。健全教育系统竞争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教职工量化考评办法和绩效工资使用办法,增强队伍活力。

三、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增进教育与社会的沟通,赢得社会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一)通过教育行风建设,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赢得社区群众的理解、尊重

1.促进家校结合,提高教育效果

通过学校和家长有效地交流沟通,双方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价值观等方面逐步趋同,家长感受到学校对自身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视,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参与者。目前,学校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协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沟通、协助、反馈机制,采取协同一致的措施,共同实施学生的校内外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获得广泛认同,营造和谐氛围

随着行风建设的开展,社区群众对学校规范办学、教书育人、廉洁从教、服务社区等方面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学校工作得到社区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现在,不仅在校内形成了和谐的组织管理、和谐的教育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外也形成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间和谐的氛围,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通过教育行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从党委政府到各界人士,都把教育当作重要的福利事业、公益事业,给予充分的关心支持。在党委政府关心下,妥善处理闲置校产,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大娘水饺”等企业积极捐资兴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举行校外活动时,文体中心、派出所、城管等部门积极提供场地设施和人员支持,袁丙玉、焦锁明等把自己的经营场提供给学校,作为水产养殖和园艺盆景校外实践基地,还义务承担学生实践指导工作。

通过教育行风建设,学校实现阳光办学,社会评价明显提高,全社会参与、支持教育,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外部条件;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增强,师资质量不断提高,形成教育发展源源不断的内部动力;当内外部因素形成合力时,学校办学必然走向高品质、内涵化发展的道路,促进办学效益的提高,为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行风师德群众
苍溪县:解民困办实事 加大社保行风建设力度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新媒体时代行风类栏目如何焕发生机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