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扩招政策究竟可不可行?

2018-01-29丰色

青春期健康 2018年15期
关键词:财政性大学人才

文/丰色

随着盛夏的到来,高考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不少考生也已经陆续接到了自己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也有不少考生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近年来,随着考生基数的不断增多,各大高校纷纷开启扩招模式,且也是大势所趋。但近几年却愈演愈烈,已经发展到研究生和博士生招生阶段,究竟这样一种大规模扩招是否可行呢?

正方大学扩招是可行之策

大学是很多人圆梦的重要舞台,是没有阶级观念,凭借努力和勤奋就可获得成功的基石,所以,大学扩招有力的提升了高中升学率,使更多人接受到了高等教育,此外,大学扩招也为社会、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首先,大学扩招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由一穷二白到初步建成,中间曲折,直至高速增长,GDP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这一过程。大凡这个时期,都需要培养各种各样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这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由以粗放型、外包型经济为主的世界加工基地,到逐步转型为以科技为推动引擎的智力型输出国,这中间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大学扩招既是遴选人才的一种制度,也是大势所趋,它对提升整体的国民素质具有深远影响。

其次,大学扩招可以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美国教育社会学家、伯克利大学的马丁·特罗教授以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探讨数量增长与性质变化的关系,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因此,我国大规模扩招,也是提升教育发展阶段,使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高等教育的一个措施。

最后,大学扩招可以给学校创造发展机遇。诚然,大学扩招会带来一系列要解决的问题,如新增教室、宿舍、教职工人员——这些都需要资金,刚开始几年学校的资金可能会出现困难,但扩招的学生学费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等有了固定资产,后续的扩招学生学费就可以用来改善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综合实力上升,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报考,也就给学校带来了发展机遇。

此外,大学扩招还可以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教育水平的差距和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由此可见,大学扩招是可行之策。

反方大学扩招不可行

1999年,中央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招生计划,起初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但随着大学扩招规模的变大,其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

首先,大学扩招降低录取分数线,引起学生水平和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的大幅度扩招使招生录取分数线总体下降,这对大多数普通高校影响很大。有些学校的升学扩招实际上是以降低分数、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使扩招的一般高校学生的素质直线下滑。扩招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另一面,也使被录取的学生群体良莠不齐,无论在学习能力、学习风气还是在其它素质能力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局面。

其次,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政府投人水平最重要的指标。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解要》提出,国家财政投入占CDP的比例要在2000年达到4%,但直到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2.97%,与4%相差甚远,与世界平均水平(5.19%)相距更远。在世界上有此项统计的128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在100位次之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长期不足,必然使得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上去了,但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却没有跟上。

最后,大学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大学扩招的最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大学生供给,在人才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且,社会对人才文化程度的需求呈梯度攀升。由于全国高校大幅度扩招,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了考研。人才高消费现象便产生,且愈演愈烈,人力资源被无谓浪费,出现了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生、博士生含金量逐渐降低,教育的“过度”导致了知识的失业;反过来,知识的失业又促进教育层次的进一步扩张。

此外,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还可能导致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学校盲目开设新专业等问题。由此可见,大学扩招不可行。

总结陈词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整个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所以,无论是否实行扩招政策,各大高校都应该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改革、依托本校优势特色专业开办新型专业、对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学校真正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平台。

猜你喜欢

财政性大学人才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才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商业银行资金清算账户成为人民银行财政性资金监管盲区需引起关注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