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黎明共舞”,开展晨诵经典教学活动
2018-01-29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陆春红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陆春红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晨诵时间,促使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则能让学生提高诵读质量,更深刻地感受国学经典作品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能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摘选诗文佳句,编撰校本教材
为了丰富学生的诵读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组织编撰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的编撰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课本中所学习的经典诗词相关联的其他诗词经典作品,融入到校本教材中。又或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一些和蒙学有关的读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推荐活动,将自己喜欢的诗文佳句摘抄下来,推荐融入到校本教材中。
如在学习《石灰吟》《墨梅》等经典的古诗词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古诗词摘抄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摘抄到本子上,然后教师将其收集整理,将许多学生同时喜爱的作品作为诵读的重点,编入到校本教材中,而后再辅以教师的推荐篇目,然后组织学生在晨诵活动中诵读这些诗词。如有不少学生都喜欢《登鹳雀楼》这首诗,教师则可以将其编如校本教材中,然后鼓励学生积极诵读这首诗。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有所感悟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能从这首诗歌中获得怎样的感受。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这首诗歌告诉我们要有更远的视野,就要登上高楼。”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诵读诗歌,并在诵读中思考这首诗歌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如有学生在诵读后提出:“我从中感悟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目光深远,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眼前利益。”在晨读活动中,学生对于古诗词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晨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诵读自己摘抄的诗文佳句,并说说自己为何喜欢这些诗文。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诵读,更能让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进而提高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
二、规范诵读仪式,激活敬畏意识
在组织学生诵读时,教师要规范诵读的礼仪,让学生对诵读的经典产生敬畏之情。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男女生分别齐声读的方式,每一位学生诵读时都要起立。在诵读时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要带着情感进行诵读。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经典的神圣性,进而产生想要探究其文化底蕴的想法。
在学习《孔子游春》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了《论语》,并告诉学生《论语》中所记录的都是孔子所说的名人名言,对于大家的生活和学习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教师还告诉学生孔子被中国历代作为师范的代表,因此在诵读其作品时要怀着一种敬畏之情。教师安排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每一组学生诵读其中的一段,在诵读的过程中要起立,手中捧着书本,表情肃穆,并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这些话语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此外,教师还给学生讲述了孔子的《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更增添敬畏之情。在学生完成诵读后,教师还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祭祀孔子时的庄严场景,告诉学生为何要祭祀孔子,祭祀时要注意什么内容,给学生介绍学生怎样对待师长才算是有礼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诵读,学生便会更加怀有崇敬之心,其诵读时的神情也会更为专注。
教师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传统的礼仪,让学生产生尊师重道的情感,这样能让学生的诵读更投入。
三、搭建展示平台,传承传统文化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在完成一段实际的晨诵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模仿创作、撰写读后感、排演小组朗诵等形式表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晨读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能促使学生养成终身诵读的好习惯。
在学习《三打白骨精》后,教师组织学生在晨诵中诵读《西游记》中的部分片段,用分角色诵读的方式更投入地感受人物形象。教师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诵读活动,尝试了解更多关于《西游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搭建了展示平台,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如有学生采用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将“石猴出世”的内容改编成了故事,在晨诵课上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教师则引导全体同学对其讲述进行点评,如:“如果在讲述猴子之间的对话时,能配上猴子抓耳挠腮的动作,则能更好地体现出猴子的性格特点。”还有学生利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将“女儿国”的情境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另有学生在晨诵课上诵读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表现了自己对孙悟空等《西游记》主要人物的喜爱之情。
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作品上传到网络,让更多人看到学生诵读经典作品的收获,这样能让学生产生荣誉感,进而更主动地参与到诵读活动中。
在组织学生展开晨诵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经典作品的底蕴,并通过深情诵读和作者进行情感的沟通。这样能促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晨诵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晨诵的机会诵读并了解传统经典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