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民间舞蹈比较分析
2018-01-29任杰
任 杰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淮河位于我国东部,处于黄河与长江之间,古称之为淮水,与黄河、长江和济水并称为“四渎”,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 5 省 35 个地(市),189 个县(市),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汉族是淮河流域人口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民间舞蹈是汉文化的一部分,是汉族农耕文化的体现。汉族舞蹈的内容、形式以及活动的时间与组织形式都和农耕文化紧密相连。古代文化是沿着水域流传的,历史上,汉族在由西北向东南的扩展中,由于定居地的地形、水域、文化、信仰、习俗等各有不同的多种原因,使各地汉族的民间舞蹈地域色彩浓郁,各有所长,纷繁多彩。淮河流域汉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有豫南花鼓灯,安徽花鼓灯,江苏花鼓和山东秧歌。同属于淮河流域的汉族文化,四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一、表演形式比较
(一)豫南花鼓灯的表演形式
豫南花鼓灯的人物角色有花鼓腿子、花鼓娘子和老竿儿。花鼓腿子由男子扮演,起先花鼓腿子身胯花鼓,手拿鼓槌,又称之为“鼓角”,现在只是手拿鼓槌;花鼓娘子最初是男扮女装,现在多由女子扮演,女子头上顶有一朵大花,因此也叫“腊花”,花鼓娘子的道具是稠扇和手巾;老竿儿的角色是一个风趣的老汉,手拿岔伞,指挥着整个花鼓灯队伍的表演。
豫南花鼓灯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小场和刷街。大场表演气氛热烈,人数众多,有歌有舞;小场主要是花鼓腿子与花鼓娘子的双人舞,表现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刷街是指在节日期间沿着街道挨家挨户进行表演。
(二)安徽花鼓灯的表演形式
安徽花鼓灯的人物角色有岔伞、鼓架子和兰花。岔伞和鼓架子都由男子表演,岔伞又称“伞把子”“伞杆子”,分文伞和武伞,文伞以唱为主,武伞以舞为主,同时又是群舞的指挥;鼓架子又叫“花鼓橛子”,一般不拿道具;兰花又称“拉花”,头顶带有飘带的彩绸花,手持稠扇和手巾。
安徽花鼓灯的表演形式有上灯场、舞岔伞、三引场、大场、小场、盘鼓、后场戏等。上灯场时兰花站在鼓架子的肩上做各种造型入场,表演随即开始。三引场是指请兰花,兰花上场时欲罢还休,走出几步又退回去,一般引请三次所以叫三引场。大场也叫大武场,全体演员在岔伞的带领下变化队形,鼓架子们依次做翻腾类技巧,全场沸腾。小场又叫小花场,是抒情的双人舞蹈,表现青年男女之间传情达意、打闹嬉戏的场景。盘鼓是双人到多人的叠罗汉技巧,是安徽花鼓灯中舞蹈、武术和杂技结合的特色表演。
从表演形式上看,豫南花鼓灯与安徽花鼓灯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无论是角色、道具、服饰还是表演内容上,二者都十分相似。安徽花鼓灯的内容则更丰富,表演更多样化。自2006年安徽花鼓灯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安徽花鼓灯的传承和发展初步显现出了良性互动的生态迹象。
(三)江苏花鼓的表演形式
江苏花鼓的名称繁多,有的以地方命名,如“泰兴花鼓”“江都花鼓”“邗江花鼓”;有的根据道具和表演形式命名,如“渔篮花鼓”“对子花鼓”“四人花鼓”;有的因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起表演而命名,如“高跷花鼓”。江苏地区“花鼓”一词涵盖较广,泛指各种民间表演,其表演内容也较丰富。江苏花鼓的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一男一女演唱一些简单的情节,并常常即兴编词,充满生活情趣。徐州地区的“邳县花鼓”,在扮相和形式上都和安徽花鼓灯有着相似之处。过去在荒年,安徽的灾民逃荒至江苏境内,客观上也传播了安徽花鼓灯。
(四)山东秧歌的表演形式
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和胶州秧歌是山东的三大秧歌。鼓子秧歌气势磅礴;海阳秧歌古朴、粗犷;胶州秧歌风格细腻、舞戏结合。相较于鼓子秧歌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在继承和发展齐鲁古风上稍微逊色,但其在艺术形式上吸收了外来文化逐渐形成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
胶州秧歌的人物角色主要有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和膏药客。其中扇女手持稠扇与手巾,是年轻妇女形象,舞姿优美;小嫚持团扇表演,活泼伶俐;鼓子、棒槌、翠花和膏药客扮相对应戏曲中的老生、小生、青衣和丑角。
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和小戏两部分,跑大场与一般秧歌相同,小戏则是秧歌戏,表演中有舞蹈也有技巧,极受欢迎。
二、舞蹈动作比较
在这四类汉族民间舞中,安徽花鼓灯和山东胶州秧歌由于舞蹈动作形式丰富生动,在学院派民间舞蹈女班教材中通常作为汉族民间舞蹈的重要训练内容。下面就着重对安徽花鼓灯中“兰花”的舞蹈动作和山东胶州秧歌的女性舞蹈动作进行比较分析。
(一)传统审美“三道弯”舞姿的不同体现
在兰花的舞蹈动作训练中我们强调流动中的拧倾,始终保持“三道弯”的体态。这一体态的形成既是传统审美对女性肢体美感的体现,又和过去表演时脚下踩着的寸子相关联。在民间,男艺人为扮演兰花的婀娜妩媚,脚踩寸子舞蹈时,会刻意模仿女性“S”曲线,从而形成花鼓灯兰花特有的“三道弯”体态特征。兰花的训练口诀是脚下梗着走,上身风摆柳,拐弯靠着旋,亮相三道弯。“风摆柳”是腰部左右交替从肋骨向上摆动,与步伐配合形成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亮相三道弯是指,兰花的亮相姿态通常是把重心放在后脚上,另一只脚前交叉点地,身体向斜后靠,手臂上举,这样就形成了三道弯的体态,成因和踩寸子的重心变化有关。比如动作“手搭凉棚式”,右脚在前交叉点地位,向左出胯,右手虎口夹扇于左上方,目视左前,身体呈三道弯体态。
胶州秧歌在民间有“三弯九动十八态”之称。胶州秧歌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在一个“扭”字上,这个扭是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拧碾做运动的支点,带动腰及上身各部位的扭动,形成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确切地说是拧碾的三道弯。比如动作“小嫚丁字三步”,这个动作又称“扭断腰”。特点是节奏快,动作变化快,但无论速度多快,脚和膝都要经过拧、碾的过程,身体随步伐前仰后合向两边拧,每一拍的流动都要形成“三道弯”体态,再配合双臂交替圆润地划8字圆,形成脚下不断碾动,腰部提肋转动,双臂交替划动和全身扭的动感特点。
(二)相同道具的不同用法
稠扇是汉族民间舞蹈中运用最为广泛的道具,它小巧美观、开合方便、色彩艳丽、灵动,演员通过它以虚实结合或虚拟写意的手法巧妙地刻画各种人物形象与性格,表现细腻的感情变化。安徽花鼓灯中兰花的道具是稠扇和手巾,胶州秧歌中小嫚持团扇与手巾,而翠花和扇女的道具也是绸扇和手巾。
在稠扇的拿法上,胶州秧歌主要有握扇、扣扇,合扇等;安徽花鼓灯中最常用的拿扇方法是虎口夹扇。这种特有的拿扇方法仅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掌握扇子,极大限度地扩大了手腕的活动范围,大大丰富了扇花的动作语汇。比如“舀扇”动作要求手腕外旋翻一下扇子,虎口夹扇的拿扇方法使动作完成地轻巧利索。如果换成握扇拿法就会大大减小手腕的活动范围,会使“舀扇”动作僵硬笨拙。
在稠扇的用法上,胶州秧歌有大撇扇、推扇、胸前斜抱扇、上握扇、斜上扇、斜下扇、平开扇、胯旁扣扇、胯旁端扇等。安徽花鼓灯的扇花类动作则更丰富,有蝴蝶绕花扇、单绕扇、舀扇、翻扇、挽扇、合开扇、双盖扇、抖扇、飘扇、搬扇、揉扇、双分扇、提压扇、小划圆、轮扇、云扇、砍扇、二指翻花、簸箕扇等。此外,稠扇还可以表现特定的环境与情节。安徽花鼓灯中的端针匾式就是把稠扇比作针匾端于腰上,模仿农村妇女手端针匾秀女红的情景;放风筝式则把稠扇比作风筝,上扬后靠的身体与斜上扇的关系就像放风筝,充满了生活情趣。
(三)步法动律差别导致的风格迥异
在安徽花鼓灯兰花的步伐训练中强调小腿的快速捣动和急刹的控制,通过训练达到能溜得起,刹得住。步法具有收放鲜明的特点。这既是动作的特色,也是表演手段的特色。这种收放鲜明的特色对比性极强,既有速度、力度的对比,又有刚柔、动静等体态上的对比。比如“刹止步”,是花鼓灯中独有的一种步法,也是连接每个动作亮相前的一种动态。它的特点是加快亮相前的三步节奏,一步紧赶着一步身体顺势向前用力,最后形成步子已经刹住,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前但被挡住的动感特点。再如“闪身步”,该动作发力迅速,似躲闪的感觉,要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体现紧收、积蓄、突射的动态特点。安徽花鼓灯动作善于在停顿中积蓄力量,展现稍纵即逝的闪动和亮相,突出了动作的性格色彩和表现力。
胶州秧歌的脚下动作强调拧、碾。比如胶州秧歌的典型步伐正丁字拧步,以脚下的拧动促使膝部的转动,带动腰的扭动,形成自下而上的三道弯体态;倒丁字碾步,由动力腿脚掌碾动,带动身体整体转动,形成瞬间停顿的力感特点。前者强调拧,后者强调碾,共同的特点是由脚下带动腰部扭动。通过拧、碾、扭呈现胶州秧歌弯曲柔和的形体线条。抬重、落轻、走飘是胶州秧歌步法训练的目标,在幅度和力度上展开训练,使身体处于对抗的运动状态,形成自下而上的拧、碾、抻、韧的发力过程,结合三道弯的体态便形成了胶州秧歌舒展又富于韧劲的舞姿,展现了细腻、泼辣的性格色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淮河流域的汉族民间舞蹈虽各具特色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不断交融,在它们各自的发展中既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淮河流域汉族民间舞蹈作为淮河流域汉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当地的民风民俗,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舞蹈作为情感表达的媒介,直接影响着人们去关注舞蹈背后的人文、民族文化及区域文化。民间舞蹈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内涵恰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最重要的当代价值体现就是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创新。目前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地域传统文化的发展高度重视,传承、保护、推广淮河流域汉族民间舞蹈是淮河流域舞蹈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求存同异的思想来看待淮河流域民间舞蹈,促使其繁荣发展,形成“和而不同”的舞蹈发展局面,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