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29柴荣

教育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庖丁解牛种树学案

文 | 柴荣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第五条是“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并提出“在信息化环境下,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所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一种有益尝试。

“翻转课堂”是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颠倒过来,以教学流程的逆序创新带来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变化,即在信息技术支持的环境中,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和学习任务单等资料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完成知识传递;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任务单的反馈,提炼出需在课上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学生内化知识时的难点。课上设计学习活动,组织学生探究问题,即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展示、教师点拨等形式,完成知识内化,是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

微课与配套预学案

微课是学生在课前观看的教学视频。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要讲的知识点,再把知识点做成微课。微课所讲的知识点要与翻转课堂内化的知识点一样,同时教师要为微课设计出相应的预学案。

预学案一般包括五部分。第一,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涉及文体知识、作家知识、作家作品与风格等内容。第二,语文基础知识,如对于现代文,根据不同文本的设计,一般要分类整理各类语文基本知识,如字音、字形以及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等; 对于文言文,要分类整理常用字的意思、句式等。第三,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写初读感受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古典诗词可以翻译诗词的意思。同时,在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某一点提出问题,思想感情、内容理解、写作手法等都可涉及,这是对文章的第一次理解。第四,重难点突破。根据所讲课文的特点,设计有关重难点的知识题,题目要能统整文章内容,需要注意的是题目的设计要与微课讲的知识点一致,这是学生学完微课后第一次应用知识,也是对课文内容的第二次理解。第五,反思已学过的内容,如果还有不理解之处再提出问题。

翻转课堂与学案

学生的预学案完成后,教师要在学习平台上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在反思处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设计翻转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重新设计翻转课堂的学案,以学案推进学习活动的开展。

学案分为七步:一是问题导入,就预学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统整性问题。二是目标导学,以学习目标的形式呈现出在翻转课堂中希望学生学到什么。三是个体思考,对教师提出的统整性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但要为学生提供思考步骤。四是合作互学,在个体思考完成后,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个体思考结果,选出本组最佳答案。五是小组展示,教师组织各小组汇报对统整性问题的理解。六是能力训练,让全体学生通过做练习落实翻转课堂成效,内化知识。七是总结反思,让学生归纳翻转课堂所学内容。

关于翻转课堂中的“问题”

确立课堂核心问题。核心问题要能涵盖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如在《庖丁解牛》《种树郭橐驼传》《阿房宫赋》等组成的“中国古代散文之形象与说理”专题教学课中,微课里讲到了类比推理知识以及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知识。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庖丁解牛》中解牛与养生有什么联系?《种树郭橐驼传》中养树与治民有什么联系? 《阿房宫赋》中秦王为什么要修建这么美的阿房宫?到底什么使秦灭亡?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可知,虽然微课中已经讲了作者写文章时用到的思维知识,学生也知道《庖丁解牛》《种树郭橐驼传》用了类比推理,《阿房宫赋》涉及由现象到本质的辩证思维,但学生并不能把具体形象背后的道理解开,这正是高中学生逻辑思维需要发展的地方。

由此教师设计的课堂讨论问题是:《庖丁解牛》《种树郭橐驼传》在塑造形象时都想到了与之可类比的事物,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庖丁解牛》中解牛与养生有什么关系,《种树郭橐驼传》中种树与治民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阿房宫赋》中形象与说理之间是怎么联系的?

问题由学生解决。问题需要由学生自己解决,但如何解决,则需要教师把思考步骤外化,让学生按照教师列出的答题步骤去解决问题。如教师给《庖丁解牛》和《种树郭橐驼传》列出的思考步骤如下:分别概括两篇文章中塑造的形象;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解牛过程与种树过程中包含的道理; 由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特点确定养生三个阶段的相应点,由种树的特点确定治民的相应点; 概括出解牛与养生的道理、种树与治民的道理;如果有能力试着发现两文在思维上的共性。

之后,要求学生各自写出不少于200字的思考文字。学生独立解决完问题后,在小组内交流每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小组同学再根据答题思考步骤修改出一份小组展示稿,在修改的过程中,就形象与说理的关系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

学生讲解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后,小组用平板电脑争抢发言权。抢到发言权的学生先回答,回答如果有错误,或是别的组的同学不认同,抢到发言权的组可以挑选其他组任意成员回答这个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关注课堂,又能让学生兴趣高涨。如果问题还是没能解决,这时就需要教师出面搭建思考的台阶,从学生发言中找到问题。

如对《庖丁解牛》中的类比推理学生进行了如下发言:

《庖丁解牛》塑造了解牛高手庖丁的形象。庖丁把解牛这个技术当作“道”来钻研。第一阶段开始解牛时见的只是牛,这是找到规律;三年之后,解牛时见到的是牛的骨骼,这是熟悉规律;十九年后,运用规律,解牛时按照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不曾触碰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连的地方,即使已经成为解牛的高手,每到筋骨交结的地方,精神也高度集中。对应到养生上,说明养生也要了解人身体的各个器官,所以,两者运用了类比思维。

学生的这个答案对庖丁解牛的过程说得很清楚,但怎样类比养生,并没说清。这时,教师以追问的形式为学生搭设了思考的台阶,把学生送到答案处。教师接连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对应养生的人,所见的是什么?“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对应养生的人,见的是什么?“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对应养生的人,见到的又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解牛的三个阶段与养生的三个阶段有什么相似点,第三个问题是庖丁为什么能达到这个高度。

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得出自己的思考。解牛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先要喜爱这个技术,再要全面了解牛,最后要找到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这个“理”与养生的三个阶段有类似之处:养生要爱护身体,再全面了解人身体的各个器官,最后依照人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去生活。

翻转课堂操作注意事项

在语文翻转课堂的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问题:微课所讲的知识与课堂内化的知识要吻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恰当的问题,对阅读的内容有深入的思考;交流时要重视呈现思考的过程,答案往往产生在学生“交锋”时,学生交流时呈现的是思考的步骤,也是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认知有限,有些重难点在学生交流时是无法突破的,教师就要为学生搭建思考的台阶,用不断追问的教学技巧,用学生能适应的思维方式把学生送到答案处。

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语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大势所趋,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值得我们去不断思考和实践。

猜你喜欢

庖丁解牛种树学案
对《庖丁解牛》一文几处细节的解读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乡愁导学案
种树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阈下的“解牛之美”
从《庖丁解牛》看当代职业教育的技与道
一起来种树
庖丁解牛:牛和马的较量
“比例尺(一)”导学案
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