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隧道衬砌脱空病害整治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研究

2018-01-29杨富民孙成晓

铁道建筑 2018年1期
关键词:注浆整治病害

杨富民,孙成晓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2.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分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隧道衬砌脱空是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由于受到地质、人为和技术3方面综合因素影响,导致了隧道二次衬砌脱空病害的出现。脱空区的存在将严重影响隧道衬砌结构的承载力,导致衬砌结构承载不均匀而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致使二次衬砌极易开裂。二衬开裂将进一步引起渗漏水、冻害和钢筋锈蚀等一系列危害,还可能诱发围岩松弛或失稳脱落。严重时会发生突发性崩塌事故,使得隧道的维修保养周期和使用寿命显著缩短,并对交通运营质量和人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衬砌脱空病害,施工单位仍大多采用钻孔、预埋注浆管(钢管或PVC管)、回填注入水泥浆(水泥砂浆)的传统方式进行病害整治(图1),施工效率低下、施工工序繁琐。注入的水泥浆体后期收缩率增大,导致砂浆层与衬砌混凝土脱离,对衬砌结构稳定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增大了结构的自重荷载。基于传统注浆材料与注浆工艺存在的问题,对回填注浆材料与注浆工艺进行优化创新。采用新型注浆材料及配套注浆工艺,提高注浆材料与衬砌混凝土协同工作能力,减少施工间隔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本注浆工艺已在某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开展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图1 隧道衬砌脱空注浆示意

1 施工材料

1.1 注浆材料

传统隧道衬砌脱空病害整治注浆材料多为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水料比控制在0.50~0.75,通过低压注浆方式对脱空区进行回填注浆,注浆时水泥浆体填满脱空区域后,即可封闭注浆孔完成注浆。通过现场钻芯取样检测结果发现:传统注浆工艺施工的水泥浆体由于收缩率较大,在凝结硬化后与衬砌混凝土和上层防水板脱离,在隧道衬砌结构上形成了“两层皮”现象。传统注浆材料不仅不能提高衬砌结构稳定性,反而增大了衬砌自重,对隧道衬砌结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起到不利影响。为提高衬砌脱空病害整治效果,注浆材料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注浆材料浆体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工作性,保证浆体可填充防水板与衬砌混凝土间细微空隙。②注浆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③注浆材料应具有微膨胀效应,在凝结硬化后体积稳定性良好。④注浆材料应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

针对传统注浆材料存在的缺陷,研制新型微膨胀注浆材料,新材料是由普通水泥、石英砂、膨胀剂、聚合物等组成,具有流动性大、早期强度高、与衬砌混凝土黏结性能好、体积微膨胀等优点,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隧道衬砌缺陷整治注浆材料性能

1.2 封堵材料

注浆完成后,需对注浆孔及观察孔进行封堵,封堵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车辆运行安全。新工艺采用快速封堵材料,该种材料具有凝结时间快、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等优点,且具有硬化后体积微膨胀效应,用于封堵注浆孔效果良好,见表2。

表2 封堵材料性能

2 注浆设备

2.1 注浆机

传统注浆机一般采用制浆、注浆分离式设备,且注浆压力较小。为保证注浆效率,制浆时需提高水料比,这样操作造成衬砌内部注入大量的水,易形成二次脱空。新型注浆工艺采用制浆、注浆一体机,机器泵内压力最高4.0 MPa,施工过程中可保证连续注浆。机械参数见表3。

2.2 注浆杆

隧道衬砌脱空病害整治一般采用钻孔、预埋注浆管、注浆和清理注浆管的传统注浆工艺,该工艺也是目前铁路隧道脱空病害整治最主要的方式。但从实际工程应用情况来看,传统注浆工艺在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上具有明显缺陷:①传统注浆方式在衬砌混凝土脱空区域钻孔后,需使用凝胶材料将注浆管预埋至混凝土内部,待注浆管达到注浆要求后方可进行注浆,延迟了注浆时间,降低了施工效率;②注浆结束后施工单位一般将注浆管切除混凝土外露部分,用凝胶材料进行抹面封闭,预埋部分遗留在混凝土内部,可能会给安全带来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新型注浆杆配套注浆工艺,提高了注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新型注浆杆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新型注浆杆采用自封闭式注浆,注浆完成后即可取出,使用方便。

2)降低了空洞回填注浆施工成本。注浆杆可重复使用,且减少了钢管或PVC管的使用。

3)注浆效率高。注浆杆内径设计为25 mm,注浆可达2~3 t/h。

4)可根据脱空深度调整注浆杆长度。

注浆杆主要由注浆嘴、连接套杆、封闭阀门组成,全部由标准件组装,使用方便,见图2。新型注浆杆技术参数见表4。

3 施工工艺

新型注浆工艺在传统注浆工艺基础上,采用微膨胀注浆材料,通过膨胀注浆杆取代钢管或PVC管,制浆注浆一体机制备流动度良好浆体,在设定注浆压力下进行注浆施工,注浆完成后采用快速封堵材料封闭注浆孔,施工完成后注浆材料与混凝土结合情况良好。

施工注意事项:

1)钻孔。同一脱空区至少钻孔2个(1个为注浆孔,1个为观察孔),注浆孔直径宜为40~50 mm。

2)注浆杆安装。根据脱空区深度选择合适的连接套杆,注浆嘴上部抵至防水板,同时确保注浆杆膨胀部分全部没入注浆孔内。使用高压注浆机进行打压,当注浆杆与二衬混凝土完全填充固统一体后开始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0.4~0.6 MPa,不得高压注浆。在注浆过程中应严格监控注浆压力,当观察孔出现浆液流出后,即可封闭注浆观察口,然后采用0.3~0.5 MPa 压力继续注浆1~2 min,以确保脱空区注满浆液。

3)注浆结束后,待注浆料达到初凝状态时即可拆除注浆杆(时间约为1.5~2 h)。拆除注浆杆时仅打开注水阀即可取下。

4)使用土工布先进行临时封堵养护1 d,待注浆料强度超过1 d强度要求后进行封孔。封堵前先喷涂一遍界面剂,然后使用快速封堵材料封堵。封堵时先按照配比人工搅拌封堵材料,使用送料器将材料推送至空洞内,然后使用封堵工具进行振捣,填压密实。

4 工程应用

2017年7月于某新建高速铁路客专隧道进行新材料和新工艺现场注浆试验。选取Ⅱ级衬砌脱空区(衬砌厚度为设计厚度的50%~80%),脱空区面积1.2 m×1.0 m,现场使用水钻在脱空区中部与边缘处各取孔1个。微膨胀注浆材料采用制浆注浆一体机进行制备,水料比为0.19,注浆压力为0.6 MPa。脱空区注浆时间为32 min,经检测注浆后衬砌厚度为45 cm,满足衬砌厚度设计要求。养护28 d后现场钻芯取样检测注浆料与混凝土结合强度。注浆料与混凝土黏结强度为1.62 MPa,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划》TG/GW 115—2012)要求。

5 结论

1)微膨胀注浆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与混凝土黏结强度高,现场使用情况良好。

2)隧道衬砌脱空病害整治工艺改变传统注浆方式,使用注浆杆代替预埋钢管或PVC管,施工效率高,节约施工成本,减少隧道运营阶段安全隐患。

3)从现场应用情况来看,使用微膨胀注浆材料和新工艺进行病害整治,经检测注浆材料与混凝土黏结强度为1.62 MPa,衬砌厚度为45 cm,满足相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1]梁敏.隧道二衬脱空原因分析及防治[J].铁道建筑,2014,54(6):95-97.

[2]黄斌.隧道二衬混凝土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66.

[3]田家琳.地铁新线区间隧道下穿地铁既有线的二衬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8,48(6):60-62.

[4]佘健,何川.隧道二次衬砌病害通用处治方法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1):26-31.

[5]杨文平,张立兴.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的防治[J].中国港湾建设,2013(5):62-64.

[6]王义东.隧道衬砌拱顶脱空原因分析和处理及防治[J].科技与创新,2015(9):142-143.

[7]郭永福.隧道穿越崩塌高风险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铁道建筑,2014,54(5):79-81.

[8]何川,吴德兴,汪波,等.回填压注对缺陷病害隧道结构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2):114-118.

[9]吴发展.山岭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检测及处理[C]//地下交通工程与工程安全—第五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268-271.

猜你喜欢

注浆整治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隧道衬砌缺陷处理工艺带模注浆与工后注浆综合工效浅析
后退式注浆技术在隧道突涌堆积体加固处治中的应用
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