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构建河南省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2018-01-29买毅强
买毅强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近年来,河南省竞技体育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传统优势项目出现后备人才乏力,潜在优势项目很难发展为优势项目。传统培养体系的弊端和问题已经越发的显露无疑,渐渐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河南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应对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的审视、改革和创新。
1 河南省现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河南省竞技体育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由最初的 “金字塔”式到后来的“体教结合”再到近几年比较盛行的政府3大系统即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系统多元化培养模式,这样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河南省竞技体育的发展,为河南省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其自身的弊端也显露无疑:“金字塔”形的专业队培养模式其高投入低产出,成材率低,社会资源及人才资源的极度浪费已是不争的事实;“体教结合”模式在一段时期内为人们开辟了培养模式的新思路,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还只是一种口号,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体教结合”;而多元化培养模式依然是3大系统互相独立,各自为战。这些传统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都相应的存在体育与学训矛盾突出,存在成才率低、后备人才基数减少、体育教育相脱节,运动员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可持续发展等突出问题。
1.1 学训矛盾突出
“金字塔”形的专业队培养模式和“体教结合”模式,两者都存在学训矛盾突出的问题。专业队模式通常以“金牌至上”为最高准则,一切工作中心都是以拿金牌为第一要务,由于这个原因,基本上所有专业队运动员都在刻苦训练,加之河南省目前的训练手段相对较为落后,并没有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运动员有限的精力与时间全部投入到了训练中,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所以重训轻学的现象较为严重。而“体教结合”模式同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周边分布了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及球类运动管理中心几个省专业队,这为大部分现役运动员解决了上大学问题,但是同样他们在专业队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训练,还要花费精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这样学训矛盾依然存在。
1.2 成才率低,后备人才基数减少
传统的“金字塔”专业队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庞大的基数基础上,进行层层筛选、淘汰进而上升到塔尖,极低的成才率也让许多青少年的家长望而却步,河南省高考分数线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省的考生压力也较之其他地区相对较大,所以,在这些现实面前,家长宁愿让孩子去努力学习也不愿让孩子去进行赌博似的训练,这样就造成了市级业余体校后备人才规模逐渐萎缩。
1.3 体育教育相脱节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体育和教育各有优势,体育系统有专业技术、训练条件和场地设施等优势,教育系统有生源、文化学习、科研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优势。但是由于国家长期采用举国体制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2大系统各自为战,互不往来,因而造成了体育与教育相脱节。
1.4 运动员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专业队的运动员普遍从小没有接受正式的义务教育,加之进入专业队后是半军事化管理,基本就是食堂—训练场—宿舍三点一线式的活动,严重影响了他们与社会的正常交流,这些因素导致了运动员除了一技之长外,再无它长,由于其综合素质不高而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没有出成绩的运动员一旦退役,在社会上难以维持生计,因而缺乏可持续发展。
2 体教合并,构建河南省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我们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可以得知青少年是接受训练和学习的“黄金时期”,表1是徐本利2001年提出的训练过程与阶段,从表1中我们可以得知,在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各个阶段,分别呈现出明确的训练方式和训练目的。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妥善处理好学训矛盾,是我们构建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基础,其主要思路为体教合并,以中小学(九年义务制教育)业余训练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河南省可以把业余体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调配到当地条件较好,体育氛围浓厚的中小学,当地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相反,中小学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办一些以在体育方面有优势的学生为主体的特长班,利用学校制度的约束力,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学习和业余训练。我们也可以以中小学为中心,将中小学体育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业余体育俱乐部,将一些对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加入到业余体育俱乐部里进行基础体育训练。我们把中小学作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把高中作为培养优秀苗子的主要阵地。进入大学前,将一小部分的天赋异禀,体育专项成绩优异的学生选进专业队或者职业俱乐部继续进行培养,以便今后为省乃至为国争光,剩下大部分学生能进入普通高校或者体育院校。进入大学阶段,是运动员身体和心理成熟阶段,身体所有机能将达到巅峰状态,此阶段将是运动员接受专项竞技训练的最佳时期,也是运动员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最佳时期,大学阶段将作为运动员达到竞技体育巅峰的必经之路。由此便形成了新型的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和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并,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互协调发展,从而使河南省竞技体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3 新型“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3.1 体现了竞技体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
新型“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运动员从小就可以与普通同龄的孩子一样系统接受文化教育,能够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在升入大学阶段,因为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对自己专项技能和技战术的学习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能够更有效地配合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从而达到了育人与夺标双修的最终目的。同时,运动员除了掌握一门技能之外,又接受了良好的大学教育,综合素质也有明显的提高,这样,在其退役之后,不至于与社会脱节,进而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表1 训练过程与阶段图
3.2 从根本上解决了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急剧下降的问题
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借助着学校源源不断的生源,教练变身教师可以大面积的挑选特长生,同时也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巨大保障,因为有学校明文规定的学习时间和训练时间,同样解决了家长认为训练和学习不能兼顾的忧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3.3 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河南省教练员水平低的问题
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原先运动队的教练员融入到学校,带来了专业的运动技能,使学校的体育教师用较强的理论知识融汇到运动训练中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教师的训练与科研水平。这样就使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4 新型“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具体设计
4.1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
首先,河南省要利用好新时期的新政策,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自己的职能,使其由原来的“执行者”向“指挥者”转变,合理放权。省体育局和教育厅相关部门负责宏观调控。作为组织层面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该项目的建设与管理,选材与培养。作为执行者的各级学校、各专业队和体育俱乐部负责竞技体育的具体教学与训练。其次,我们将河南省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分配,具体设计为:把市级业余体校与当地的中小学合并,将教练员和运动员转入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和特长班学生,课余时间进行业余训练,这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各自利益都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保护。为了方便训练,可以将之前业余体校的场地作为业余训练基地,方便学校的特长班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
4.2 训练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
竞技后备人才训练体制是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的业余训练体系。它是以学校化训练为主题,专业队和社会各个俱乐部等其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辅的训练体制,省体育局和教育厅应联合颁发课余训练法规,对学生课余训练时间及教练应采取的训练手段、方法等进行规定。升入高中后,根据每名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特点和兴趣再进行专业和职业训练。这种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运动员在业余训练初期的学训矛盾,在能顺利完成自己学业的前提下进行基础训练,为日后专项训练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进入大学后,学校组织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专项化训练,同时,对这些大学生运动员给予最低学分要求,如果该学年没能完成最低学分的要求,禁止该运动员参与任何比赛,参加比赛的前提是保证文化课能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要求。
4.3 竞赛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
竞技体育到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比赛中去,只有比赛取得的成绩才能体现出训练的结果。因此,合理地为高校搭建好竞赛平台显得尤为重要。河南省应成立高校竞技体育联盟,负责在全省开展各类校际体育竞赛,通过举办更多的高校高水平的联赛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体育大军中来,使体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随着比赛的深入发展,能进一步提高竞技水平。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相互配合,给高校竞技联盟以平等、公正的选拔和参赛机会。这个高校竞技联盟除了参加河南省内高校联赛外,还可以定期选拔一些优秀的队员集中集训,同外省运动队进行比赛,或者在全运会没有彻底改革前,河南省高校联盟可以选拔河南籍优秀人才来代表河南进行比赛。从上述新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回归到教育中去,如果说竞技体育是水的话,那么学校就是源,失去了学校的竞技体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体教合并,形成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是顺应河南省新时期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竞技体育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使河南省竞技体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徐本力.21 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2-18.
[2]王茂仕,戴永冠.后奥运时代体教结合新思考[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2):110-112.
[3]徐伟宏.构建新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1):78-81.
[4]陈彦志.2008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学校化模式的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