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蕴山革命诗词的历史价值

2018-01-29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237000

大众文艺 2018年23期
关键词:史实诗词革命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237000)

戴文秀 (安徽人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241000)

朱蕴山(1887—1981)于1906年投身于反满运动,于来年加入光复会,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案。在辛亥革命后,其主张结束军阀割据,呼吁教育改革,普及国民知识,推广新文化运动,又在“五四”运动后,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期间诗人撰写诗词揭露抨击蒋的行为,抨击国名党反动派倒行逆施的行为。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日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反映当时抗战史实,变现当时抗战环境艰苦的,抗战任务艰巨的诗词。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的诗词大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讴歌和积极投身建设的心情,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建设新家园的美好图景。

他通过对自身经历,自身所处环境,对当时人们的遭遇,祖国故乡的环境风景的刻画描写,用含思悲壮的笔调,创作了一首首深沉蕴藉,给人以深思的诗词作品,使读者在读其诗词的基础上有一种悲壮豪迈的情怀,能更好的去领悟诗人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用意,给人内心带来深深地震撼。他的诗词作品大都是哀而不悲,悲而不伤,给人以鼓舞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作为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朱蕴山的诗词创作与他个人的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是分不开的。

一、记录革命史实

纵观诗人的整个诗词写作史,诗人的诗词记录了诗人从投身反满运动,经过辛亥革命,反北洋军阀斗争,第一次大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约四十余年间的革命战争史实。

在《闻韩蓍伯被刺》中,作者通过做此诗缅怀悼念这位在辛亥革命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揭露了当时安徽党人内部发生的刺韩惨案,深刻的披露并总结了当时辛亥革命内部投降派促成的袁世凯北洋系大逆流所带来的经验教训。

如何萁豆竟相煎,雨泣神州又暮天。敌骑纵横君去早,双眸囧囧国门悬。

白刃相仇实可诛,同安岭下血模糊。人亡剩有诗篇在,夜半闻鸡拜董狐

全诗在怀念逝去的韩蓍伯的基础上,深切的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这段史实的痛恨之情,同时也有对友人被害的深深的痛惜和追悼。最后写出“人亡剩有诗篇在,夜半闻鸡拜董狐。”指出,虽然韩蓍伯人已经被迫害,但是他的功名仍在,而诗人自己则做一回这桩史实的陈述者,予以记录,给予揭示,让时人和后人都能了解历史的真相,让亡者能够得到灵魂的安息。全诗用一种哀婉,凄凉的笔调,揭露事实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被迫害友人的惋惜,对友人这种宁折不弯,不轻易妥协,坚决反袁复辟精神的热烈讴歌。

皎皎紫桐花,当春颜色好。

夺朱原不正,终被秋风扫。

这首诗是诗人在邹趣涛老先生收藏的《紫桐花图》上的留墨,反映了蒋介石投机革命,北伐后叛变革命,夺取人民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的史实。诗人写到“夺朱原不正,终被秋风扫。”严厉斥责蒋介石的行为,并预见革命终必取得胜利的事实。这里既写出了诗人的愤慨不满,也是诗人爱憎分明、正直的表现,更是诗人对革命道路特有的信心和远见。

在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看到“四人帮”等人的所作所为,仍然十分愤慨,发出“壮志今犹昔,豪情尚未消。愿将腰下剑,斩尽此妖娆。”的感慨。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尽管诗人已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但在国家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人民、同志遭受迫害的时候,仍然是满腔的豪情。就像曹操当年写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激情、壮语一样,诗人年老志不衰,豪情犹胜当年。“愿将腰下剑,斩尽此妖娆。”一句,作者用极度愤慨的语气像是发出誓言一般,要将国之危害者彻底除尽。诗人至始至终都怀有这样的豪情,愿意为国之大义奋斗终身,亦不悔矣。

1976年,诗人得知“四人帮”被粉碎,欢欣鼓舞、十分振奋,写下“打倒‘四人帮’,祖国重光。千夫所指必夭亡。篡位夺权成一梦,下手为强。”四人帮残害老干部王昆仑同志,诗人为此特意写信给毛主席和周总理,使其很快获救。在“四人帮”种种恶行被彻底粉碎之后,诗人十分高兴,精神为之一振,写下此诗。记录“四人帮”被打到,是人心之所向,也是诗人一直以来的心头所愿。表达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性格,以及其坚定的立场。

二、坚守革命信念

诗人坚持走革命道路,信念坚定,始终如一。

“漫以无家叹张俭,此身切勿走歧途……射虎斩蛟各努力,莫教忘却党人碑。”来劝诫也是警醒自己、警醒时人,在这样动荡不安,四处漂泊离索的时期,要时刻保持一颗警醒、觉悟的心,要以天下为己任,遵循正途而行,千万不要忘记党人的灵魂之所在。诗中借用张俭的故事,明讽暗喻,提到张俭逃亡途中虽无家可归,但皆有愿意将其隐匿之所在。教导党人应效仿张俭,敢于为正义而献身,虽遭离家灭族,亦在所不惜,告诫时人千万不要走上歧途,要充满慨然正气,在这样的时局中能做到力挽狂澜,各自努力,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在党的领导下,争取最终的胜利。这里诗人既是对自身的勉励,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同仇敌忾,誓死将革命道路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朱老的诗词,既有对自身的鼓励也有对自身和国家遭遇的揭示;在叙述之时,既是给予自身也是给予许许多多同诗人一样的仁人志士的劝慰、鼓舞;是诗人的自我开导之辞,也是对他人的劝慰,鼓舞之语。表明了诗人为国为民的良苦用心,也是诗人难得的高尚情怀的体现,这种坚定革命意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

诗人在1971赠与朋友张小曼的题诗中“大雪满天地,当窗红几枝。只缘骨瘦硬,不受雪霜欺。”写红梅在大雪之中临窗而发,不畏严寒,不受风雪的侵袭,赞赏了红梅风骨高洁,不受风霜欺凌,傲然挺立的姿态。更是表现了诗人自身的做人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是朱老高尚情操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的体现。

三、弘扬革命精神

在《安庆狱中杂感四首》第一首中写到“未识地狱乐,焉知尘世烦。”此时的作者不但没有落魄狱中的烦恼忧愁、苦痛,更是感慨如果不能在这牢狱中懂得“苦中作乐”,不能将这狱中所遭受的都坦然接受,继而明白个中滋味,如何能在凡尘俗事中坦然面对一切的困难苦厄?而第三首“脱却烦恼障,转作逍遥游。世事已如此,吾生何所求。胆肝还落落,天地听悠悠。卅载真成梦,昂然一楚囚。”更是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脱却烦恼障,转作逍遥游。”姑且将这狱中看作可以暂时的抛却俗事烦恼的地方,在此也能逍遥度日,足见诗人的积极乐观。表明了作者对当前党人所进行的一切有益活动必将迎来最终胜利的信心。告诫时人凡事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不必过分感伤时事,徒增伤怀。

《黄浦滩上二绝》此诗于大革命失败后,作者留住上海,在黄埔滩公园所见张挂的“犬与华人勿入”的牌子时所写下的。两首诗表达了诗人极度愤怒和悲哀之情。第一首诗中“黄昏时节多风雨,如此江山不忍看。”通过写这多风多雨的时节,回忆到死难的好友们,又看到这如今在风雨中破败不堪的河山,既心生忧虑不忍,又是满心的痛恨。“徘徊江上客心单,犬与华人一样看。恨事百年牢记起,北风怒目向南冠。”诗人独自一人徘徊在这黄浦江上,看着大革命失败后受到侮辱的国家与人民,作者又想到这近百年的国之耻辱,心生愤慨。写出了作者忧愤难当的心情,壮志未酬的遗憾。

“兽鸟之群难与伍,且寻杯酒话沧桑。”诗人洁身自好,爱憎分明,不与防共,排共之流为伍,愿意始终追随民主人士,誓将革命信念坚持到底。“学剑学书两未成,敢云天马老能行。此心终似洪炉火,化作干将诉不平。”诗人在革命的斗争中,从不顾及个人安危,经历无数革命的风风雨雨,始终愿意为革命献身,有着一颗火热的革命心怀,愿意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始终坚持斗争,坚决抵抗一切不正义战争。“愿为一片丹心火,化作人间老马牛。”同样写出了诗人愿意用一片赤诚之心,不辞艰苦,始终为党为人民奋斗在第一线。诗人始终保持了革命党人的气节和高尚的情操。

在读诗人的诗词时,我们不仅能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更能通过诗人诗词的刻画描写,去领悟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深意,去追溯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的诗词中有感怀、有悲、有愁情,但更多的是其中所体现出来的自勉和鼓励、激励,不管是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还是现在的我们,都是一种很好的鼓舞。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始终以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为人品格引导和鼓舞着我们一辈辈的人。

纵观诗人的整个诗词写作史,其中所反映出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始终献身在民主革命的战斗中,不改初衷,始终如一的精神;为国为民四处奔走,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抱着必胜的决心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勇气;以及诗人自身孜孜不倦,勤奋好学,教育后人,谦虚谨慎的态度,老而弥坚,不断奋斗的精神;甘守清贫,一身傲骨的高尚气节。既为党和国家,为人民树立了好的榜样,也带动了更多的仁人志士投身革命的决心,鼓舞了人心,也始终鼓舞着我们后人,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史实诗词革命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中国的出行革命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诗词之页
“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