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8方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方霞

【摘 要】数学属于小学教育中的重点课程,同时也是基础性课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属于最为关键的能力之一,不仅是重点考核内容,同时也是推动学生今后高质量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因素。对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学生长远发展,本文简要分析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学生成长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计算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59-01

新课程理念中非常强调并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评价体系,借助合理的票评价促使学生的语言、数理逻辑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同时间接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明确自身的缺陷,明确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对于四年级数学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性任务,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占比较高,但是学生仍然存在易错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多。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数学教育中发生错误是无法避免的,为了更好的优化与改进教学质量,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对此,探讨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备显著教育意义。

一、强化训练口算,提高计算意识与能力

口算属于其他计算的基础性方式,只要口算基础够好,就能够有效减少笔算的繁琐性。当前学生口算能力差的原因主要在于不熟练,所以教师需要经常性的开展口算训练,提升学生口算能力[1]。首先,需要做好基础性训练,乘法口诀表当中的乘法应当做到倒背如流,如3×6=18,18=()×(),借助这一种方式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另外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除法都需要达到这一效果。口算教学属于系统化教学,必须做到持之以恒,提高口算技巧的形成与熟练程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口算看做是学生的必备技能进行培养。对于一些典型的题目应当做到强化性的记忆训练。例如,25×()=()、125×8=1000、15×()=()。对于这一些题目应当要求学生做到看到后及时说出答案,因为这一些题目也是简便计算的一些基础,对于笔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当尽可能在口算中进行解决,例如除法笔算步骤中减法计算错误的现象,许多都是因为退位计算熟练度不足,所以需要强化20以内的退位口算训练。另外,口算的形式还有許多,例如听算、视算等,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交叉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口算效率。

二、注重对比练习,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在四年级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定式思维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对于同类性或相似题目错误率较高,所以需要不断的强化对比性的训练[2]。例如,25×4=100、24×5=120、15×6=90、16×5=80、100-80÷60、(100-80)÷2=10等等,对于这一类题目都是学生容易计算错误的题目,教学中可以经常性的应用对比训练方式,让学生对题目形成深刻记忆,从而减少在计算中发生错误的现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能力持续提高的关键,在教学中经常回出现2+3=6、455看成445等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相似符号、相近数据的感知出现错误,此时便需要强化训练,在培养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计算意识与严谨性,从而提高计算实效性。

三、改进评价方法,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评价时务必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而决定,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实质内容方面的评价,不能过度的应用“很好”、“做得好”、“不错”等无实质性内涵的评价方式,这一些“花架子”形式的评价语言本身并无任何的应用价值,同时还会形成一定的后果,例如教师长期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便会失去对于教师的肯定评价期望,不会因为教师的肯定而付出努力[3]。对于如何从“无内涵”转变为“内涵”的评价,关键在于教师的问题设计,仔细的倾听学生的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过程中的关键点作为评价的核心,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这一种评价方式一方面具备明显的时效性,学生可以准确的感受到自己的闪光点被肯定,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重视度。

例如,在简便计算教学开始之前,在“8.65-4.73-2.65”这一计算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本子上进行计算,此时学生可能会根据顺序进行计算,也有学生会先将算式转化为“8.65-2.65-4.73”再进行计算。对于这一些不同的计算过程,教师应当杜绝对学生的能力给予结果性的评价,评价中内容与方式非常多,例如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计算思路清洗等,这一些都是可以应用于评价的内容,教师在评价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应评价,在强化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促使学生得到长远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着手,以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重要性较高,培养效果会直接决定学生今后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高度重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强化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以及应用训练,从而保障表达能力的稳定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丹,吴正宪.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7,31(5):100-104.

[2]白振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3(14):211-212.

[3]林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7,14(29):43-46.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