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8-01-28刘芳芳
刘芳芳
【摘 要】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只有做到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能够形成互动的模式,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称得上是有效果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切教育开始的基础,更是传统文化众多载体中一项重要的载体,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关乎到学生是否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是很低,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是,如何能够快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成为了当今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现状,及时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78-01
引言:
就目前的小学教育来看,小学生一天的时间中会有一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在学校的时间中又有一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对于小学各项学科的规定都只能够将教学计划与教学的目标在课堂上完成,而这项规定也同样限制着语文学科的进行,因此就能够知道,小学生想要对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就只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1]。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的小学语文课堂都有教学效率低下或者无效的情况,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就成为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对于教师来说,很多的教师都秉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教师都喜欢用自己常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且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不注意对学生的培养,只是一味的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扩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方式突显出教学方式的呆板和不灵活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产生教学效率低的结果[2]。
2.在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会有相应的答案,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而这些答案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生需要做的无非就是想尽一切方法去记住这些答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丝能够发挥学生能力的空间,使得学生不能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过多的疑虑,不能产生不同的看法,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机械性的记忆,没有个人一丝的色彩,最终使的高效的课堂变得越来越远[3]。
3.传统的小学教育主要重视教学课堂对于小学生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因此使得一些小学生错过了最佳的能够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及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1.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备课。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关乎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进行备课,要对所教学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以便于对教学进程的掌握。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根据上课的时间,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目标,避免课堂上出现随意性大的情况,要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仅如此,教师要及时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的特点,从而能够在课堂上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侧重的讲解。教师的备课情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养成在课前进行搜集资料的习惯,借助资料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仅如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生能力充分的掌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养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才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会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學,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季》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进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能够使四季的变化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还可以挑选一些四季的风景进行播放,能够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还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4]。
3.制定的教学计划要详细。
对于任何一项事业来说,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计划、措施,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样对于教学来说一样适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就是要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然后根据教学计划一步一步的实行,在课堂上还要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考学生,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进行相应的解答,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4.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
对于课堂学习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是课堂上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使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去学习,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加深对每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分为几个小组,并组织开展辩论活动,具体做法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组内讨论,然后进行组别之间的辩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5.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
课后进行反思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过程,对所有的学科都适用。教师要在课后对自己进行总结,找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正,以免下次出现相同的情况。教师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能对学生使用过激的话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促使学生对学习树立良好的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开展各种的语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190.
[2]吴淑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6(25):45.
[3]张立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5):71-72.
[4]杨晓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