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2018-01-28陆荟如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陆荟如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已深入我心。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呢?為此,我在探索着、实践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校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75-01

高效课堂是教师和家长一直期盼的理想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课程时往往从自身视角出发,为学生框定已知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逐渐对数学失去乐趣,并产生抵触心理。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恰能有效改善上述问题,让学生处于课堂中的主动地位,充分发挥高效课堂的优势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升学生创造力,为社会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并为数学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本文着重探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策略。

一、了解学生个性,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如稚嫩的花朵,需要教师用心浇灌才能开放得耀眼与夺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其个性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科。课前准备好活动开展的内容、道具等,在课堂上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开展数学故事比赛、数学图形拼接大赛以及数学艺术图画大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积极鼓励,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的有益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个性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对于教学计划的实施要具有充分的耐心,切勿“拔苗助长”,要打好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难度适中的题目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勇气。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教,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够有所收获,为每位学生奠定学习基础,最终保障高效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精神不集中,不能充分投入到课堂之中,经常出现一名学生热情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课堂中产生共鸣,进而促进情感交流。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高效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使其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自学中领略知识的乐趣,为学生设计有效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三、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

近几年来教育部门一直要求教师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充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对课堂的有效性有着什么样的贡献呢?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学生记,看起来课堂的效率很高,但是一到实践的时候学生总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实际上的教学效率很低,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则更注重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学生如果能够把知识的来源、用法探究出来,那么运用起来肯定也会更加顺畅。举例而言,在进行“加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告诉学生“1+1=2,2+3=5”,学生当时可能记住了,但是过两天教师再问学生3+2等于几的时候有的学生已经忘记了,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数数或者是掰手指头进行计算来得出1+1=2,那么学生记忆起来肯定会更加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探究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四、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很好的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为此,依据个性分组,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巧妙创设情景,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经常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组间辩论等,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等等。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与人交往。

五、有效评价,重点引导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之一,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提升课堂的效率呢?首先教师在评价时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回答正确问题而批评学生,例如教师询问学生5+6等于几时,有的学生可能由于一时没有计算出来而回答错误,如果教师直接批评学生“你怎么那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算不出来”,那么学生的信心一定会遭到打击,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样引导“你再算一下,老师的答案跟你的不一样呢,咱们都再算算看看谁的对好不好?”,那么学生才更愿意进一步学习、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在对学生评价时不仅仅考虑学生的数学成绩,也要综合学生的平时表现,找出学生现阶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解决,这样教学的效率才能提升。因此,要想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重点引导。

总而言之,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素质、学生的品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应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在学习中设立有效目标,不断发展与创新,并逐步努力实现目标,充分发挥高效课堂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萍.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25):48-49.

[2]杨勇颖.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7):225.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