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
2018-01-28戴思霞
戴思霞
【摘 要】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一种动态的教育形式,近些年来,体育教育也开始在学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健康教育是一种静态教育,从总体上来看,这两种教育在学校中应该齐头共进,在教育中应该处于一种并行的关系,可以相互融合与借鉴。体育课是进行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其次各种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等也是一种体育运动。体育教育应与其它学科共同教学,当今社会越来越要求教育的全面化,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成绩优秀,更要在体育品德等方面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本着优化学生体质,整体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将体育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学生教育已经成了一个必要的趋势。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64-02
引言
体育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小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注重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当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现状
在现如今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的一些基本运动技能还没有达到相应标准,体育课作为一门学校重要的学科并没有与健康教育相结合,这二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检测体系。换言之,这门学校必须重视的课程,现在的状态是存在感极低的,部分老师不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不重视,这样学生更难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目前各小学都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学生体育基本素养不合格,在学校中,体育健康教育不落实现象非常明显。国家课程明确指出体育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身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以及长远价值,需要我们每一个学校都要加强对小学生健康教育的指导。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必须深度融合,小学体育可以使学生增强体质,学习到体育知识,让学生明白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而健康教育则让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心理以及一些卫生健康常识,也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是当下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融合才能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1.通过课堂小游戏,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体育是课外活动为主,实践表明,游戏在小学生中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且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容易得到放松,很多负面的情绪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所以体育课堂每节课除了正常的锻炼学生的体质以外,可以多设计一些小游戏。例如“有错你就说”,游戏规则是:先从全班同学中选出一名主持人,再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后面的同学搭前面同学的肩膀,数字代替方向,“1”代表向左,“2”代表向右,“3”代表向前,“4”代表向后,由主持人喊出数字,并监督队伍的行进情况,如果有走错方向的,就主动出来承认,并且大声喊出来“我错了”,而其他同学则大声回应“没关系,再来一次,我们相信你”,借以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错误的勇气,以及对别人的理解宽容之心,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形成。
2.关注学生差异,根据实际进行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人在体育方面的基础也是千差万别。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体育器材。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课堂交流活动。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所以只要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已经尽力,教师就要给予鼓励,而不能苛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有完美的表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同伴的身上吸取长处。最后,要根据个体差异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比如,在投掷篮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投掷篮球”的游戏,在学生完成热身运动之后,开始分组练习。每组6-8人,游戏以竞赛的形式开展。首先教师进行投篮的示范;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投掷篮球准确率最高的学生作为队长,带领大家进行练习;最后,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在公平竞争之下,评选出投篮优胜队。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体现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比赛原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兴趣为导向,促进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创新教学理念,由对学生提出体育锻炼的要求,向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转变。在体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断发现其兴趣点,并针对兴趣点设计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比如,“接力跑”可以提高学生运动的速度和耐力,增强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指导学生进行“接力跑”活动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掌握“上挑式”传棒方法和蹲踞式起跑方法。教师可以将每四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并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进行站位分配,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接力跑赛跑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又可以在实践中检验学生接力跑技术掌握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是非常符合当下新课改教育要求的,只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健康教育知识,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开展体育运动,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给学生们未来人生道路的顺利增加一道安全的屏障。
参考文献
[1]陈健.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教育观察,2017,6(24):115-116.
[2]孙启浩.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运动,2017(22):114+116.
[3]周潔.怎样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