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浅析

2018-01-28何洋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物理

何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38-01

大家都知道,高一物理难教难学,原因是初、高中物理跨度大。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大部分学生不能马上适应过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就成为高一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与初中阶段相比进入高中的学生从心理上、智能上、以及知识的深广度上、乃至学法上都有较大差别。高中学生面临的物理知识容量多,覆盖面大,难度上有明显的提高。高中物理课要求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更深层的掌握,更好地发挥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功能,并激起深入探究物理知识内涵,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兴奋点。因此提出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思维方式,加强概念教学,练好基本功,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消化。

一、学生学习高一物理感到难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初、高中物理的教材因素。

(1)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

(2)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融合大量的定量计算”的改变。

(3)从“简单逻辑”到“复杂逻辑”的进阶。

(4)应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解题的难度和深度大大增加。

(5)学习方法上的变革。

初中物理教材大部分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例如在“力与运动关系”这一问题上,初中物理只要求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至于“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为什么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定量关系如何……”,初中物理课本中没有讲也不做任何要求,而高中物理则要求学生必须扎实掌握。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线索,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物理计算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又如,高一物理上学期学习速度图像中用到的斜率的概念在高一下学期才能学到,学习力的分解用到的三角函数也要到高一下学期才能学到;还如学生尚未学极限的概念,在物理上就很难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没有函数图像的知识,就很难用图像法研究各种运动规律等。这种学科间横向联系的失调,加大了高一物理学习的难度。

在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科学的表达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2.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因素。

(1)思维方式不适应。

初中物理在研究问题时,一般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实验提出问题,或者由实验得出结论,是以“直观形象化教学”为主,即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中引出物理概念和规律,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初中学生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规律,而高中物理大量的教学要求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的,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其中有些无法借助直观的演示实验直接得出结果,学习程序未必都遵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必要时从已有的物理概念出发,或从建立理想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来建立概念,掌握规律,对这种抽象程度较高的思维方式,高一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会感到物理难学。

(2)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OK了”,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

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学生说“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所以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這道题还没懂,老师又开始讲下道题”“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我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我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二、措施与方法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宜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现行的高一数学必修教材与物理教材衔接明显不当,所以教师应对所需数学知识作必要的讲解。还要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降低初高中知识的台阶。

2.加强实验教学。

观察与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在新课程教材下,教师更应加强实验,尤其是学生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展开讨论、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亲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对于已经熟悉并初步掌握探究一般方法的高一学生来说,在高中阶段能否将这种学习的方式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将直接影响并制约其终身发展。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要让学生懂得高中的学习应处于主动状态,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勤思考、课后多分析、作业要独立的“四步法”。重视知识的理解,逐步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自学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因此高一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听课与做笔记的方法,预习和复习的方法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渗透各种方法:归纳法、类比法、科学抽象法等。

4.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应及时的给予学生鼓励,给予成功的满足感,对于物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尤其重要。鼓励学生积极问问题,在学生问问题时,教师不一定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对题意进行分析,并做适当点拨,并抓住机会及时告诉学生审题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5.加强作业练习,提高作业质量。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使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作业要做到适量、适度、多样、灵活等。

综上所述,尽管高一的物理难学难教,只要把握好高一学生物理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注意高一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在的延续性与阶梯性。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概念物理
只因是物理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幾樣概念店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