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
2018-01-28林海兰
林海兰
【摘 要】数学本身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运用到抽象概括能力、逻辑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阶段,而低年级正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期,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且好奇心比较重的时期,教师在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能够使数学教学更具活力,从而提高二年级学生对数学本身的兴趣,对于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个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现状问题;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14-01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思维训练以及做题能力的提高,而忽略对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提高二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喜欢数学,并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备课的时候,必须重视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在教育中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以及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许多人就是将公式记住,然后在做习题的时候直接套用公式进行运算。教师通过填鸭的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将定理和公式背诵下来,然后套用公式来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不但无法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长此下去,往往会使学生抵触进行数学的学习,甚至对数学产生厌恶。很多教师认为小学数学比较简单,专业性较差,教学没有什么难度,从而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没有有针对性的引入一些教学手段,也不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2.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因素。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许多低年级学生都存在着不能倾听的通病。他们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没有听完整一句话便一知半解的抢着回答。他们经常因为粗心马虎而看不完整题目、将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等,在书写的时候常常出现精力不够集中,还存在书写不认真,写完不检查的问题。小学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够全面,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没有系统性,当他们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时,思维会跟不上,脑子转不过来弯,从而不知所措,产生应付塞责的念头。
二、如何改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是数学知识启蒙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中,由于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导致很多教师只是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没有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这就使得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较差,无法理解数学的意义,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在教授小学二年级数学时,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在教学时恰当使用教具、学具。
处于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他们的数学学思维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教具和学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与生活实际想连接,实物教具能起到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的效果,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计量长度知识时,先让他们观察刻度尺上厘米的长度,然后给每个人分发一块橡皮擦,然后让他们利用刻度尺去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在橡皮擦上标注出1厘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接着在让他们测量文具盒,书本等,使得计量长度知识巩固深化。学具的恰当使用,有利于新知识的过渡以及枯燥学习气氛的摆脱,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在教学中结合日常生活实际。
要让学生把己有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心理学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新知的内驱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低,需要兴趣的激发和维持来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去选择素材。
从学生生活中挖掘素材来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可以使教学方式新颖活泼,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在结合生活实际时,可以采用创设数学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可以在教室内布置一个简易的文具店,标注橡皮擦3个6元,铅笔4支12元,本子5个30元。问:老师只带了15元想要购买3个本子,老师的钱足够吗?此时,内容的呈现打破了以往依靠抽象的文字为主的呆板形式,可以让每个同学参与其中,亲身感悟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实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从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
3.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进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的动力。然后教师根据这个阶段学生调皮好动、喜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把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进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积极思考、分析和探索,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认识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给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亮.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62-163.
[2]田玉刚.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6(6):114.
[3]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