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的培养

2018-01-28梁国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积极性小学

梁国威

【摘 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在学习地过程中学生要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那么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将大大地提高,因此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07-01

引言

小学数学培训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利用数学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初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创造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情境帮助学生独立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为发现新知识创造理想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最佳的心理环境,有助于了解新知识,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情境教学策略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们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引入新知识时,细心的创造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例如,在对《认识分数》这一节进行教学时,我就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分蛋糕的环节来认识分数,小学生对蛋糕是热衷的,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贴近生活也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

二、用幽默的语言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对它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投入,为了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享受学习,他们必须在教学中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教学语言在数学课程中尤为重要。法国著名数学家雷曼·梅(LehmanMai)有句至理名言:“以幽默的方式接受严肃的事实,好过直接接受事实。”数学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很高。正确运用幽默语言教学是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数学课程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三、创设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大多数通过间接经验,但是要直接经验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师必须创造更多的活动过程,让学生操作、积极观察、思考、大胆表达等。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事实上,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游乐场”,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只有通过尝试和练习,学生们才会觉得数学其实很容易学。这样,即使每个学生只得到一点收获。伴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会对每天的学习有一种快乐的感觉。这样学生的信心得以增加,他们会学到的会更多。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让学生认为这种数学知识是我自己实践得来的,自学数学知识也是很容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的做,经常做,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

首先,让学生明白课堂是他们的舞台,他们是主角,而不仅仅是观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锻炼自己的语言技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大脑才能调动积极思考,才会认真思考。我们还需要鼓励学生“犯错误”,不要害怕学生的错误,在我们班有一个响亮的口号“错误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我经常鼓励学生大声回答问题。我从不批评他们的回答即使给出错误答案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变得越来越有动力去说话。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教师必须学会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教学,并鼓励不同的学生发言。对于优秀的学生,老师应该引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肤浅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提高。对于分数不高的学生来说,要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增加难度。一个开朗活泼的学生在讲话时必须更积极,教师应该鼓励内向的学生和仔细观察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来展示。无论学生说什么,他们都应该被信任。让学生讨论数学,解释问题的概念,讨论公式的推导,讨论法则的应用。在形式上,我们必须注意灵活性和可变性。我们可以单独或集体回答,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桌交谈、四人一组发言或派代表参加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问题。让学生人人动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个性的不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同的意愿和实际参与是很正常的,但是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善于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好成绩和外向学生的舞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无过错”原则,即不批评、多表扬和鼓励。防止任何学生带着遗憾坐到课堂上,及时、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那些在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活动中表现不好的学生将会得到理解、宽容、机会和自信,而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错误而搬起脸对学生进行教训,当学生因为老师的评价和鼓励而产生成就感时,他就会对学习数学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结束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佳怡.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8,(04):106-107.

[2]谢梦龙.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渤海大学学报,2017,(12):257-258.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积极性小学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