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探究

2018-01-28肖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肖红

【摘 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优化备课环节、优化课堂导入、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下作业才能更好地构建理想与有效性兼容的新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逐步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84-01

随着新课改的广泛实施,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理念应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初中语文是将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层次的阶段,更需要教师为其构建起优质的课堂环境,让其在夯实语文基础的同时得到根本上的水平提升,从而成为具备极佳语文学习能力的人。因此,课堂优化工作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难题之一,那么如何完整的优化语文教学呢?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思考研究。

一、优化备课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搞好教材的备课,提高教学效率。有效的备课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学中,教师在搞好教材备课的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备学生、备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研究教学的途径,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优化课堂导入,找到教学切入点

课堂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整节课的节奏与效率,合理的课堂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教师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并从中找到准确的教学切入点,促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鉴于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本重点内容,应用合理又巧妙的导入素材,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把控住整节课的节奏。比如在学习《社戏》这一课时,笔者在备课时先搜集了关于社戏这一民俗活动的相关资料,如:社戏中的“社”原本指的是土地神,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指在这一区域中进行关于宗教和风俗的戏艺表演活动,是一种早在古时就盛行的民间艺术活动。随后笔者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社戏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让他们通过感官体验这一文化娱乐活动,这时大家对社戏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笔者便让大家通读一遍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社戏与传统社戏活动有什么区别,并思考其中存在差别的原因。学生都对文章中不一样的社戏描写充满好奇,纷纷投入到阅读课文当中,并尝试从文中找出笔者提出问题的答案。随后在大家阅读与思考结束之后,笔者问道:“大家发现文中描写的社戏和我们刚刚看到的社戏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在讨论交流后回答道:“作者在文中对于社戏的直接描写较少,而是通过讲述自己少年时期在社戏活动的背景下与童年玩伴一起嬉戏玩耍来衬托社戏热闹的气氛,从中能看出作者只是借助社戏作为故事背景,重点讲述了与农家朋友的真挚情谊。”

三、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目的性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以达到促进学生完整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使教师的备课任务过于繁重,还会让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出现思维混乱、知识混淆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加以优化,舍弃传统教学中笼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让教学内容变得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如此教师便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间就让学生掌握到重点知识,从而切实增强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比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揣摩重点语句,体会“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分析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与文章的中心主旨,于是笔者便在教学时先为学生讲解了生字词,然后让他们在阅读之后找出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分析其中表达了作者的哪种情绪,如“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这些句子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心情在莎利文老师出现之后发生了转变,从中透露着老师为作者带来的强大力量,也证明了老师便是为作者“再塑生命”的人。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笔者为学生详细讲解了莎利文老师在哪方面为作者“再塑生命”做出了努力,从中理解老师对作者深沉的爱与独特的教育方式,然后再从文章中提炼出作者对莎利文老师表達感激之情的词句,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老师对她的“再塑生命”,表达了对老师无比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四、优化课下作业,增强语文实用性

课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在作业中巩固知识,如此才能促成学习的完整性。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在布置课下作业时总是留下大量的抄录型任务,这种机械式的作业使得学生既无法得到有效的知识巩固,又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又劳累,严重违背了课下作业的本质意义。鉴于此,教师应让课下作业变得生活化,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又能运用于生活,从而切实提高语文学科的实用性。比如在学过《济南的冬天》后,笔者布置下作业,让学生观察冬季的实际景象,并与课文中的描写相结合,写出两者的相似处和不同处,从中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学过《新闻两则》后,笔者让大家尝试参照课文内容,自己写出一段类似新闻体的文章,内容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热点问题或新闻时事,从中培养他们的信息捕捉能力;在学过《苏州园林》后,笔者让大家以这篇文章的结构为例,书写一篇描写当地景色的说明文,从中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描写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既能体会到语文知识藏于生活,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长久以来,必然能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若想完整达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便需要认识到课堂优化工作的重要性。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都能在效率与质量兼具的语文课堂中得到更优质的教学,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具有极高语文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秦丽红.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交流活动的优化措施[J].快乐阅读,2016(14).

[2]郑玉宝.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11-01.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