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2018-01-28刘鹏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互动小学体育师生

刘鹏

【摘 要】在现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来进行体育教学的设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及兴趣度,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达到有效提高其体育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72-01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式的调整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以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情况来看,在师生互动中仍然存有一些问题影响其实践效果。本文则通过对现今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要求进行分析,指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点,立足于此提出了在小学体育中加强师生有效互动的措施,以此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师生互动的要求分析

1.对教学方式的要求。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构建更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有效增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来对课堂节奏进行控制。由于在小学体育阶段,小学生体育知识的存储量较低,为此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与错误,针对此种情况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以此来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使小学生可以按照标准要求来进行体育活动,同时需要注意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较为突出,因此容易出现教学指令过于强制的情况,从而忽视学生的情绪,这样将会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需要避免此种情况。

2.对课堂定位的要求。

在素质教学改革的要求中,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位置是其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也需以此为前提,教师需要保证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前提下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以此来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进行完全的吸收、理解及学习。在实践中,学生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互动,或者在指导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主学习。这一互动阶段有利于实现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回应,从而确保知识、技能的有效互动与沟通。

3.对教师定位的要求。

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是真正体现师生互动关系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矛盾、隔阂、误解逐渐走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阶段,并在教学中形成默契,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思考,在学习中,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之间能够协调一致,一方面,促进学生知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推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案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师生有效互动的措施分析

1.营造构建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不对等的互动关系,此种情况直接影响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以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为依据构建起平等的教学氛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可以使师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可能打破以往师生之间自上而下的关系,使小学生可以在师生互动的推动下自主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转换,充分的尊重及理解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并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

2.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中的体育实践活动地参与度不足情况较为常见,教师多数是根据教学设计中的运动方案来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项目,因此也使得学生在面对一些较难的体育项目时无法理解其要求,从而影响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参与到体育项目中,这样可结合实际来设计出更加符合小学生身体素质及客观条件的体育活动内容。并且在参与到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此种以身作则的方式可以淡化师生之间的身份隔阂,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3.丰富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

小学生受其年龄特点的影响更容易受到新鲜有趣的体育项目的吸引,因此教師应改善以往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其单一、固定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体育游戏来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可以体会到体育运动中所含有的乐趣。并且在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的影响下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途径,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有效拉近,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增进。例如,在热身运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齐心协力”的游戏,即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这2名参赛学生面对面用身体夹住一个排球,同时双手在背后交握,侧跑完成规定赛段,如果球落地,则要在球离开身体处由裁判重新放球继续赛程。在这样的游戏中,教师可以作为裁判监督比赛,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自然会拉近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情感距离。

4.调整课堂评价方式。

现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会对小学生在体育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而小学生受自身心理发展的影响使其非常注重教师所给予自身的评价,因此教师需要注意采取适当的课堂评价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防止因不正确的评价方式而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课堂评价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一种方式,还需注意其对学生的指导及帮助作用,在此互动的过程中需及时地对小学生体育运动的技术及方式进行指导,以此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确保评价及时到位,如在动作的示范指导中,教师应该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让学生再接再厉。

结论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增强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进行师生互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需求来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方案及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水平,从而营造更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并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体育活动中,相应的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也得到提升,使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可以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卫娟.试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中华少年,2017(32):172-173.

[2]张亚东.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1):70-70.

[3]田文林.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互动的创新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27):95-97.

猜你喜欢

互动小学体育师生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麻辣师生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