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8-01-28董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董丽

【摘 要】小学数学不仅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还是整体教育领域中的基础部分,对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显得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从立足经验、创设情境、引发思考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及数学实践能力等。本文就此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了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1-01

时代在发展变化着,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课程改革也开始在校园进一步的落实了,教育方式的改变,让整个校园的教学氛围充满了朝气,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就是通过设定的情境来提出问题,使想要传授的教学信息具有吸引力,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增强求知欲。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很多问题,所创设的问题不够新颖、不够吸睛,或者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事与愿违,以下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出研究。

一、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策略的问题

1.教师不够重视。

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新课改提出了在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是很多老师仍然没有放弃陈腐的教育理念,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只是照搬照抄前人的故事,老师没有重视教学过程,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会让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的兴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已经让老师失去了该有的工作激情,这种怠倦的状态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是学习氛围死气沉沉没有活力,知识的精华被浪费的一干二净。

2.学生不够配合。

现在的学生叛逆心理很强,他有自己思想和意识,用自己的看法左右了对知识的热爱程度,如果老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不感兴趣,那学生就不会按照你的方式去思考去学习,他就对你所传授的内容有排斥感,所以创设问题情境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老师与学生的配合度不高,就导致教学进度的退后,学生不感兴趣不配合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就会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不会积极参与到老师的互动中,也不会去倾听不会去思考。

3.主体地位不明。

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容易把侧重点放在故事上,忽略了想要传达的数学知识,结果适得其反,创设情境偏离实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去解决数学问题,也容易使学生沉浸在故事里无法自拔自然而然的忽视知识的要领,教师教育理念有待提高,创设问题情境上把握不住数学知识的要领,主体地位偏差。

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策略问题的策略

1.提高教师素质,创设有效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问题主要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因为老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要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到知识的侧重点,所以校领导人应该加强对老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激发老师的工作激情,消除老师对职业长期的怠倦状态,推动新教学方法实施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让老师能够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来设定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列如,在江苏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单元中《数一数》老师可以通过ppt将数字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动画的热爱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2.创设有趣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创设的情景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问题情境之前要做好备课,数学与生活联系是紧密的,老师要用实际生活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也能学有所用,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老师创设的情景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求知欲望,多编一些有趣的故事,老师利用创设情境问题教学时也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动一动,分一分,促进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江苏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的《比一比》,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从故事中知道比的条件和方法,在通过互动让学生和老师比一比,切实领会到知识的重点。

3.明确主体地位,避免本末倒置。

在数学教学上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学生能够对知识了解更全面,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上一定要把数学内容创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不能让学生只记得老师创设的故事没有理解故事中的知识,老师的教是辅助学生去学习,学生的学才是主题,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将所创设的问题进行应用。尊重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目标要明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过程,避免创设的问题情境偏离实际。例如,在江苏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单元的《认识钟表》,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上可以通过短视频和图片的形式教会学生怎么去认识钟表,不能让学生只懂得时间观念而不懂得怎么去认识时间。

总之,在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策略研究的同时,我们也领会到了创设的关键所在,创设的情境不但要足够吸睛还要具有实用意义,要明确自己所创设的目的,从而达到可喜的效果,创设的情境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来保持一个适宜程度,避免本末倒置,这个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我们也深入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要提高老师对新教学方法的重视,引领老师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让老师成为新教学方法的实践者,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开启学生的智慧之路,加强老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让老师积极地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要让学生成为只求答案的书呆子,要利用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养成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玉.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J].科技展望,2016(23).

[2]侯永春.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8(27).

[3]陈宝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

[4]王善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亚太教育,2016(21).

[5]曹恩伟.对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冷思考[J].華夏教师,2012(10).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