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方法初探
2018-01-28刘海岭
刘海岭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程进一步加深,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应相应增加,最终目的是要使同学们彻底脱离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改进上课模式,走出课本局限的一方天地,从实践处着手,从多方面培养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因此,课堂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找到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37-01
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地位毋庸置疑是重要的,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是在模仿教师的言行,这种方式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普及,语文课堂深受其影响,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通过有效的沟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抛弃,不再只是看重课本上的死板的知识,创造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知识,更喜欢语文这一學科。
一、与学生加强互动,提高自身沟通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对于课堂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学到有用的东西,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因此,教师身上的责任是很重大的,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自身优缺点,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如果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多,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课堂纪律也会随之松散,教师威信的树立来自于渊博的知识以及高尚的师德,这也是课堂质量的保障。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也要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就像古代圣贤们,即便自身学识渊博,但仍不耻下问。所以,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如果学生能够更加明白,那么就应向自己的学生请教,这样才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拉近与学生距离。这样的方式会给学生一种自然的感觉,使他们在上课时会感到轻松,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最后享受学习,从师生关系转变为朋友关系。
二、与学生共同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是教师按照课本顺序讲课,通过写板书来使学生加强理解,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大弊端,会使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于一小方天地,而难以创新,这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往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但现在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放在首位。语文教师在讲课时要抓住文章的高潮部分,这是吸引人注意的关键所在,授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研究文章的高潮部分在哪里,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想法,学生们有共同的观点,也会有分歧,通过共同探讨的方式,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三、让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不同于其他科目一点是灵活性高,除了古诗词有固定的答案之外,其他都属于开放性试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看重标准答案,要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考试中,大多数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不受到答案的束缚,尽情思考。教师有时难以顾及到整个班级的情况,这是,就应该培养出一批班干部,让他们来协助自己管理班级,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让他们成为班级的领头人,成立语文学习小组,做好学习工作。教师可以放权,将大部分的工作交给班干部去做,让班干部定时报告班级的学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达到了管理班级的目的,也让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学生间树立起自身的高大形象,产生班级向心力,一种无形的默契在师生之间形成,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经常开展课外活动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适当地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使其相互促进,打造出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五、注意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天赋异禀、成绩优秀的学生应培养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作为班级的榜样和带头人,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加强耐心予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可操之过急,以免起到反作用,在他们取得成绩之后,要当众表扬他们,给他们的精神上予以大力支持,燃烧起他们的热情。有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很有道理的。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就是要找出适合他们的方法,不让他们处在错误的方法上。
六、结束语
教育之路任重道远,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的改革方针,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