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班班通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进步
2018-01-28董红霞
董红霞
【摘 要】小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的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得到普遍的重视。而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班班通融合了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了语文教学的诸多资源,有着丰富性、参与性等特征,在当今的教学环境当中,班班通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本文就从班班通的教学环境出发,探索其在兴趣培养、重点突破以及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班班通高效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班班通;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05-01
前言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之下,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班班通这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正契合了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是对小学语文教学进步意义重大的。
一、发展班班通,加强小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否感兴趣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小学生处在童年时期,活泼好动,自制力也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对于不感兴趣的知识接受较慢。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更是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教学当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班班通具有内容丰富、灵活有趣的特征。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并与学生完成互动,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能够被多媒体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到课程当中,从而主动参与课程。在教学实践当中,笔者发现采用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能大大缓解学生课堂的枯燥感,從而让课堂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利用班班通解决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点。一方面,理解能力不强会制约教学的进度,在学生完全理解之前就进行新知识的讲解会导致学生学习问题的不断积累,而如果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仔细讲解,就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小学生还处在童年时期,理解能力还不成熟,理解能力不强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如何平衡这一矛盾成为了我们教学的关键。在具体工作中,笔者采用班班通的形式,有效缓解了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的问题。班班通具有很强的直观展现能力,这对给学生的理解降低了难度,是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另外,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形近字也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在学习当中都受形近字的困扰。文字本来就是一些表意符号,是比较生硬死板的东西,因此在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形近字写错也是正常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利用班班通采取了对比教学的方法,将形近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自主发现他们当中的不同。例如“士”、“土”;“兵”、“乒”、“乒乓”等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配合多媒体展示采取了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小组之间比赛寻找形近字的不同之处,并找出更多的形近字。通过这种方式,教学的难点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然而在班班通形近字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在形近字课堂中分析形近字已经十分熟练,但是使用起来仍然会出现分辨不清的情况,一旦离开了对比,他们对形近字的认知也容易失去依托。因此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也采取了“使用练习”的办法,在形近字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造句之类的作业,将书面联系及时跟上。在这种策略之下,学生形近字写错的频率逐步降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班班通对于教学重难点突破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使用中我们也应及时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
三、依靠班班通提升学生能力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也成为了一项重点任务。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不足,因此脑海中的素材不够,这成为了他们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但是小学生的心智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敏捷,因此在这一时期是需要培养他们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班班通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其能通过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启发。
1.班班通能够解决学生大脑中素材不足的问题。
班班通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可以使用大量互联网中的资源。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眼界不开阔,班班通正可以通过丰富的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例如在“未来世界”的主题作文教学当中,学生的写作就比较吃力。他们对现代世界的认识还不完全,很难去想象未来的世界。因此在写作之前,笔者利用班班通为学生展示了当前世界的一些图片,例如乡村、大都市、沙漠、海洋等等,还让学生观看了不同国家的建筑、地貌等特色。另外,笔者寻找了一些科幻电影的截图,让学生感受一下其他人对未来的幻想。在这种激发之下,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了,他们的习作中也开始出现飞天的汽车、宇宙飞船、花园大楼等新奇事物。但也有很多学生一味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创新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也激励他们勇敢写出自己内心的东西,激发他们的独创精神。
2.班班通能够帮助学生灵活地思考问题。
例如在《乌鸦喝水》的课文教学当中,乌鸦通过往瓶子里放小石头喝到了水。在课上,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让同学们思考乌鸦还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喝水。在初始阶段,学生们提出还可以往瓶子里放土、放树枝等等,但还不能离开往瓶子里放东西的思维定式。笔者采取班班通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只要让水出来就成功了。学生们的思维受到了启发,接连想到推翻瓶子、找吸管等办法。可见班班通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关键、启发学生思考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随着年级的提升,语文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种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班班通是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之下出现的,它借助于现代手段,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在文中,我们仅仅提到了培养兴趣、解决重难点、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实际上他还有着许多潜力值得我们去开发。本文希望能通过探讨让人们重视起班班通的价值,共同投入到教学研究和实践当中,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郑学霞.“班班通”环境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20期.
[2]刘辉,田进龙.小学语文“读”与“写”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6期.
[3]郑成军.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浅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6期.
[4]程贵盘.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充满魁力[J].神州,201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