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8-01-28颜青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智力兴趣

颜青山

【摘 要】非智力因素虽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但在一个人的成才、学习和智力活动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仍然起着智力因素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兴趣;智力;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24-0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非智力因素是在认识活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包括兴趣、情感、动机、意志、习惯、气质、性格等。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但对认识活动具有动力、维护、调控、补偿和定型的作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只重视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知识获得的作用。但是,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才、学习和智力活动过程中起着智力因素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學习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目的在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即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发展学生的智力。在《瀑布》一课的教学中,我就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实践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感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目标,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即兴趣),积极地去思考、探究。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语言描叙,也可以利用图片、课件、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好的情境导入,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瀑布》前,我先向学生介绍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景色迷人,并引导他们回忆学过的《桂林山水》、《海南岛》等有关名胜风景的课文,接着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要去观赏一种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出课题——《瀑布》。听了这段导语,同学们都急于想知道瀑布是什么样的,于是我顺势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瀑布的录象,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我又适时地加上几句旁白:“这种壮观的景象,你看见过吗?作者看了后,又有什么感受呢?”听到这里,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去读课文,希望知道叶圣陶爷爷在诗中都写了些什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兴趣,推动他们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把知识学好。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产生无限的热情,这是勤奋自强、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

二、自读自悟、培养兴趣、情感

语言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练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习惯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是由多次重复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程度的一时不会改变的行为。开发学生智力离不开良好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经常自觉地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我教《瀑布》一课,为了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我先让学生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并在读前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读时注意把字音读准,还要边读边想:这首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瀑布”的是什么?每一小节讲瀑布的什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会用心地读,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思想的火花。

三、多感官交互、调节兴趣、情感

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还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比如:把多媒体引人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形象化,更可以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以强化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突出鲜明的观察对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在《瀑布》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用生动的导语引出课题,并播放有关瀑布的录象,让他们带着探究的心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当学习到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时,为了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我又让学生说说瀑布落入水潭和阵阵风儿吹过松林的声音,让他们在模仿中体会瀑布的声音之响,气势之大而且连续不断。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很快融入了这种情感之中,此时,我让学生把这种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然就会读得富有感情了。“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句话是文章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又让学生看了一段瀑布下落时,水花四溅、水雾迷漫的录象,有了感性的认识,难点就不再难了。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同学们也就明白了。学完课文后,配上和谐、优美的音乐,再让学生自由练读,孩子们不仅读得兴趣盎然,而且有声有色。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熏陶。教学中,这样听、说、读、写穿插进行,眼、耳、口、鼻、手多种感官交替使用,让学生的认知、情感都调动起来,参与交流、合作,让小课堂变成大世界,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四 、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认知事物,获得知识的智力活动过程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的,但其智力因素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与调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

[2]《小学教材和教法》.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智力兴趣
智力闯关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