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思维的迷雾,浅析比喻的训练
2018-01-28钟金华
钟金华
摘 要:比喻是中小学生最为熟知的修辞,但目前,中学生对比喻的运用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旨在探究运用比喻的思维路径。
关键词:比喻;思维;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三单元在单元导读中编者规定该单元的学习目标为“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同时,编者在课文《春》后附录了对比喻的系统讲解,这是旧版教材所没有的。
教材中对比喻的概念、比喻的效果以及比喻的分类作了系统的阐释。比喻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够区分某一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修辭,比喻的效果界定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出该修辞使用后达成的表达效果,比喻的分类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判断其类型。
笔者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发现学生有以下疑问:一是对比喻的概念理解不清,以至于无法明确判断一个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二是在写作中无法运用比喻,即缺乏正确清晰的思维。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笔者将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设置为训练比喻思维。
一、真假比喻的判断
教材中对比喻的概念阐释: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却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也就是说,比喻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本质不同,二是有相似点。
下面将容易混淆的句子及其类型进行罗列。
1.真比较假比喻
能够构成比喻的甲、乙事物,其本质是不同的。甲、乙两事物没有相同点,只是有某些相似之处,若性质一致,就不能构成比喻。如:
他长得像他父亲一样帅气高大。(真比较假比喻)
2.真举例假比喻
仅仅是为了从多种事物中选出一两个例子,常用“像”,这里的“像”也不是比喻词。如:
像《教父》这样精彩的电影,谁不喜欢看呢!
3.真推断假比喻
只是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推断。如:
明天像是要下暴雨。
4.真拟人假比喻
有的语句出现了比喻词,但是却无本质不同的甲乙事物。如:
夕阳一照,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一点粉色。
5.真夸张假比喻
有的句子虽然用了比喻词,却无本质不同的甲乙事物,只是为了更加突出其特点。如:
他仿佛十几年没有进过一粒米饭。
二、比喻要写出彩
1.形式上多用暗喻、借喻
在写作中,建议多采用暗喻、借喻,少使用简单的明喻。如: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张爱玲
本句是暗喻,比喻连接词为“就是”,把抽象的“回忆的气味”比作“樟脑的香”。
2.喻体的选择上注意体现感情色彩
修辞的运用关键在于生动形象地表情达意,而一个句子没有感情色彩,那么句子本身则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如:
我的青春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看似光明,实则无路可走。
该句把“青春”比喻为“玻璃上的苍蝇”,在生动形象之外,体现了作者青春时期的焦虑与迷惘。
3.喻体的选择应新颖、独特、陌生
句子能够出彩与喻体的选择息息相关,大众化的喻体起不到惊艳的效果。但是新颖、独特、陌生的喻体,则能很快抓住读者的眼球。
如:
(1)是破碎了的花瓶,即使粘好,我们也回不了从前。
这个句子中的喻体“破碎的花瓶”,达到让读者出乎意料的效果。
4.对喻体进行解释说明
如果只有本体和喻体的呈现,读者便无法深入地理解比喻的效果,出色的比喻往往在喻体呈现之后,对喻体进行了解释说明。如:
(1)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张爱玲
(2)我的青春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看似光明,实则无路可走。
三、运用比喻的思维路径
1.明确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表达某一事物时,学生需首先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理通前后关系。一般需要用到比喻的时候,就是自身知道其中意思却难以描述的时候,这时,将其中的逻辑理顺尤其重要。
比如,“回忆”这一抽象事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回忆可以是美好的、朦胧的、缥缈的、遥远的、苦涩的等等,取决于作者的心绪。那么,学生想表达哪一种感受,需明确认识,再进行下一步。
2.准确提炼事物的核心特征
准确提炼事物的核心特征,形成关键词,如感官特征,“歌声如莺啼般悦耳动听”,如逻辑特征,“像酒回不了葡萄,我回不了少年”,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注意梳理,注意积累。
3.发散联想相似特点的事物
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联想其相似特点的事物,力求形象具体,且合乎本意,喻意要求简单、具体、通俗易懂。比如根据“回忆”朦胧的特点,学生发散思维,联想到了与之相关的喻体:渺茫的歌声、做不完的梦、清晨的薄雾,等等。
4.筛选最贴切、独特的喻体
在众多与本体有相似特点的事物中,应进行筛选,根据其表达效果和作者的表达意图,选择出最贴切的、最独特的喻体。
5.文学化表达
语言文字离不开文学化的表达,在本体、喻体都确定的基础上,理通逻辑联系,阐释清楚其关联,继而组织语言,语言的组织上,注意书面化、陌生化,力求典雅、贴切。
参考文献:
[1]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王琴,曾雄伟.比喻修辞的心理机制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4).
[4]李凤娥.7-9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5]陶灵.中学语文修辞教学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