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1-28田小梅
【摘 要】应用型人才是当下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最为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要想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校企合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高校在教育中要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和合作企业开展实训活动,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需求。本文首先阐释了在加强计算机教学实践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当前遇到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改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计算机教学;专业发展;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30-01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应用型人才的短缺使其面临着培养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例如,对炙手可热的计算机专业来说,只有不断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强调专业实训能力的培养提升,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校企合作是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背景,地方高校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通过与企业的深入交流,为学生开辟更多实训基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经验积累的平台,继而将这些教学经验和成果反馈于课堂,丰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此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可用的综合型人才。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
首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和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以突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方向。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保证学生在投入社会实践之前,已经充分掌握了各项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吸收得更为全面。
其次,校企合作并非只是学校将学生交给企业完成固定期限的实习即可,双方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密切的交流和沟通,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共同探讨应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方向有更为清晰明确的把握,也能让学生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再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设置要互为补充,保证彼此的合理性。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案例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企业则要在实践活动中,邀请更多优秀的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实践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实训任务。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1.当前学校拥有的计算机实践教学资源不充分,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
当前,很多高校受自身实力限制,在从事实践教学活动中,往往因为经费的不足,而导致教学设备的采购不及时,难以满足校企实训教学项目的需求。同时,很多学校即使有资金购置设备,但因为担心学生不会操作而导致设备损坏,长期不让学生亲自接触操作,造成了教学资源的闲置。此外,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低也是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之一[1]。
2.高校教学模式落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够。
首先,很多高校自身在办学条件和经费支出以及对教师的奖惩激励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存在不足,一些学校甚至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学生的潜能未被激发,综合能力也无从培养,导致人才的培养模式出现畸形。
其次,地方高校贯彻落实校企合作理念的方法通常是由一名教师带领一批学生进行实训项目活动,教师是整个实训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甚至是实训期间学生所有活动的安排者,企业在其中的参与成分少之又少。这就很容易造成企业不管不顾、指导教师任务量过大,难以把握实训质量的局面,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白白浪费了教学资源。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实现“政校企”三方合作,改善现有教学实践环境。
政府在企业和高校之间起到的是一种联结作用,即政府部门先要制定系列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和学校展开深入合作。例如,双方共同建设计算机教学实践培训基地等。在此基础上,高校也要拓展交流范围,和更多企业开展合作,拓宽现有教学渠道,同时要安排专业的教师对目前市场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特征进行调查,然后结合现有计算机教学课程,进行针对性改进。再以此为主,引入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切实提高目前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2]。
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提升计算机专业的整体办学质量。例如,在合作企业搭建教师工作站,或者在校内搭建企业技师工作站,实现校内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和企业内的优秀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互通,率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丰富其教学经验,保证其能在实训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技术指导和教学服务。
2.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工作进行改善强化,并完善现有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所谓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指的是高校对教师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部培训,二是校外引入。一方面,学校要从企业聘请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性教学,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会定期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数月或者一年的考察学习,通过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和亲身实践,积累更多实训经验,提高其业务能力。另外,高校也要针对性完善现有实践教学考核机制,针对每一期的实训活动内容和特点,对参与其中的学生、教师和企业员工进行考核激励,为双方日后的进一步沟通奠定基础。
3.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把控,适时调整并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政府和高校给予企业一定的激励政策,吸引其主动参与到实训项目的辅助指导工作中来,将企业的相关实践经验传授给教师和学生,还要让企业帮助高校对实训活动的各个单元的组织和筹办提出科学的参考意见,建立由政府、企业和校方共同监督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并且在实训前、实训中和实训后都要安排相应的评价考核环节,以便于适时对实践内容进行调节。
结束语
總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离不开校企合作的大背景,只有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信赖,从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优化、教学质量的监管、教学资源的互利共享等方面入手,进行全新的变革,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实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峰,徐永华.“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9):123-124.
[2]刘德讲.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8):116.
作者简介:田小梅(1971-),女,湖南隆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单位: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