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物理新课标浅谈青少年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8-01-28孙建龙
孙建龙
摘 要:我国首次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调查是在1999年,由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共青团中央學校部和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完成了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对97所中学和61所大学的学生发放问卷的调查。该项社会调查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2015年以来,“核心素养”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又凸显重要地位。“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创新实践与创造能力密切关联。
关键词:创造能力;课程改革;课程标准
在这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有这样的叙述: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现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可见,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自上而下的,作为高中物理教师的我们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相关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一词由拉丁语派生而来,原意是生产、革新、造成。亚里士多德把创造定义为,在精神和物质领域“产生前所未有的事情”。在现代辞书中,创造被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将原来没有的东西带上前来即是创造。一个原来没有的东西如何会出现?是什么把它带到这里?其原因就是创造力,是人之创造力。创造力是创造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成功地从事创造活动所应具备的并且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要素和活动特征的综合物。而创造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更是毋庸置疑。
二、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因素——谈三维目标培养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既有内在因素(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还有外在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创新意识不强的人难以有较好的创造力。在新一轮的课改中,物理课程担负起“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就成为一种必需。新课程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也就更具有明确的指引性。
爱因斯坦说:“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这也就说明创新意识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靠创新思维逐步实现的。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造力的核心。
此外,创新品格作为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讲他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科学家道尔顿用了57年时间,做了近2万次观察,才从气体的压力、体积扩散及物质化学组成引出原子学说。
“创造涵容着为推进人类文明进化而选择的崇高性、独特性兼备的创新目标;涵容着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投入创新过程的崇高情操;涵容着为追求永恒的价值目标而把自我短暂的人生化为人类文明序列的磊落胸怀。”可以这么说,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维目标培养正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增强学生创造力的必要途径。
三、创造力培养的几个原则
“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由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既重视学生的基础,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有利于不同个体的不同创新因素的培养和进步。
(一)层次推进性原则
层次推进性原则是指在孩子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储备基础,分层次地确定阶段性的创新目标和教育内容,以及选择切实可行的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创造力,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受教育对象在阶段性的学习中创造素质得到尽可能的提高和充分的发挥。
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应当循序渐进,分层次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不同年龄的人设计出创新培养的目标,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竞争力。
(二)协同支持性原则
创造力的培养也需要良好的环境,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形式上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彼此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方面,甚至是家长、朋友、学校、社会的相互协同,也不可能有创造力的真正提高。
(三)全面促进性原则
通过前面对创造力因素的阐述,我们知道创新意识、创新品格、智力等因素共同组成人的创造力。我们应把各组成要素看成是有机的、相辅相成的整体,全面促进各创新要素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创新造力的整体提高,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完善学生健康的创新人格;综合提升学生现实的创新能力。
创造力的培养不同于机械性产品的生产,它所实施的对象是人,是活动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生活环境的构成因素很复杂,内容丰富多彩。因此,创造力的培养自然也不是某一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大胆创新、有效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是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重任,也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而不应让新课程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吴晗清.论有效教学的原则、操作及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9(13).
[2]叶品元.创新能力培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