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职业院校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8-01-28高莉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技能陕西省设置

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确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升,继续教育持续发展,全民终身学习的态势初步形成。为贯彻落实国家的规划,陕西省设置了诸多的高职院校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还存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是短板的问题,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的产业、就业之间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所以如何获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值得深刻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陕西省的职业教育资源在西北地区相对充足,基础能力较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支撑,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截至2015 年,全省共有各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单位75个,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38所(含民办9所),其中省属公办独立高职院校有19所。19所省属公办独立高职院校在师资、办学环境、在校生人数等方面具有其他院校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陕西省高职教育的中流砥柱。陕西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有较好的定位,特色逐步形成 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院校一样,基本涵盖了工科、文科、经济、管理等专业大类,专业覆盖面比较广泛。其中建筑经济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报关与国际货运、视觉传达艺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 50 个专业为各院校独立无重复设置。

二、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融合现状

陕西是一个工业大省,以兵工、电子、航空、航天、机械、纺织、能源等产业为支柱的企业,既有尖端科技,也有传统产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据调查预测,今后10年,陕西以技师为主的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约在10至15万,而我们目前最大的培训规模完成较难。 近年来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高技能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绊脚石”区域经济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决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三、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三、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高职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保持相对稳定,在总体上两者呈现出了相互一致的发展趋势。但是,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却没有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快。这种情况说明,陕西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比较为滞后,因此,其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必然会受到限制。

第二,高职专业的设置与区域产业对接度有待提高。相对于目前陕西省产业结构布局的“二三一”模式来看,陕西省的高职院校中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偏少,其数量和所占比重不符合第二产业在陕西省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其发展趋势;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数量过于庞大,又与陕西省现有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造成陕西省第三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的不均衡;而第一产业的相关专业数量与产业所占比重较为符合陕西省产业结构的总体趋势。因此,陕西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其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着不协调问题。而职业教育在专业结构设置上的失衡就会限制其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有效发挥,从而也就削弱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第三、高职毕业生省内就业意愿高。2015年陕西省高职(专科)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有12389人,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有95495 人,占79.98%;其中在陕西省内就业的有85715 人,占71.79%。所以,从陕西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仍以省内就业为首选,出省就业的意愿普遍不高。

四、关于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见

目前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发展定位相对模糊,区域服务意识不强;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的适应性性不强;经费相对不足,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的问题,要解决目前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明确办学定位,服务陕西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想要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则必须首先明确办学定位,在人员培训和专业设置的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的需求,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合理调整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从而使得学校可以持续满足市场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提高

二、优化专业结构,对接陕西产业结构特点 市场需求决定专业的就业趋势,所以专业的设置,学校的招生和办学规模都会受到市场的制约。一、依托西安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各大科研基地,进行产学研培养式,突出航天航空类专业优势 ;二、以关中地区制造产业升级为依托,优化制造类专业 ;三、以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建设一批历史文化旅游专业 、加大财政投入,提升陕西高职办学条件。

3.加大财政投入,提升陕西高职办学条件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切實做到教育经费优先安排,保障了学校基础建设的顺利推进,使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有效改善,更好的协助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高莉(1984-)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宁。讲师,旅游管理硕士,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旅游信息化,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陕西省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加强职业院校学校品牌专业建设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陕西省职业学校经济效用研究 ”

猜你喜欢

高技能陕西省设置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