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助力政德建设路径探析

2018-01-28李青峰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时代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要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重整行装再出发,团结一心向前行,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紧密结合法律和道德的力量,为党和国家锻造出“百毒不侵”的党员干部。

【关键词】 新时代 政德建设 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明确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科学内涵。总书记阐释的政德观,有效地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一、政德是党内政治风清气正的重要支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政德是一个人从政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等的综合体现。古语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干部讲政德,才能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服人,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其功方能垒土成台,使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对国家有用、对人民有益。所以说,政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不仅如此,领导干部政德如何还直接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领导干部讲政德是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的内在要求。从社会价值体系角度看,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是“关键少数”,既肩负着领导责任,也担负着道德示范责任,树立正确社会价值导向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风政风对社会风气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政德建设是社会价值体系建设的“牛鼻子”。只有领导干部讲政德、立政德,社会道德、社会风气才能好起来。

二、政德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内在属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党员干部的政德既反映着履行公共权力所必须遵行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内在地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建设的思想,是他长期身体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2004年,他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一文中指出,所谓官德,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2005年,他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提出,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在《之江新语》系列文章中,他多次谈到政德。强调为政做官都需要“修心治身”,而且要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然后才会有经世治国的政德。要求党员干部要读书立德,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担任总书记之后,他在山东曲阜考察调研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可以看出,总书记关于政德建设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部分党员干部在利益诱惑和风险考验下,在政治上出现立场不坚定、信仰动摇、理想缺失、组织观念淡漠等问题;在作风上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享乐主义等“四风”问题;在纪律上存在漠视政治纪律、致使党内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的现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讲政德、立政德非常及时并且十分重要。

三、政德建设事关党的治国理政效果

政德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共产党的政德,反映的是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价值追求,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就是要明大德,铸牢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的练就,都需要以政德修养为基础,即所谓“厚德载物”。失去了政德,执政本领就失去了依托和基础。

从组织领导力建设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执政基础建设,强调德治对于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法治和德治建设的领导者和推进者,只有把德治纳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建设中,在加强政德建设中引领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才能最终促进德法共治良好格局的形成。政德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治国理政的效果。中国共产党的政德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如果政德建设的效果良好,就会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如果政德建设出现了问题,就会给社会以错误的引导和不良示范效应,败坏社会整体的风气,使得社会道德生态恶化。

四、新时代助力政德建设路径分析

(一)坚持“克己复礼”,做到“正人先正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应该首先修行自己的身心素养,这就是正人先正己的内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自己的道德力量去感染学员,感化学员。更要做到“克己复礼”,“克己”是自省自律,“复礼”是遵守规矩。党员干部应当在礼仪上约束自己,在道德上要求自己,在言语上规范自己,在行为上克制自己。要有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经常自省,时时扪心自问,日日躬身自省,正如孔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把自律、自重、自省等的君子品格当做自己的品格。

(二)坚定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理想信念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也是实打实、能感知、可衡量的。不能把理想信念只当口号喊,关键是要有所行动。要自觉做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以理想信念立根铸魂。要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履行的政治任务忠诚,对岗位职责忠诚。

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深学透是基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牢固信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习近平指出,做合格党员,关键是真学真做真改,坚持知行合一、以学促用。要树立更高标准,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转变作风,坚持领导带头,努力做党中央的坚定拥护者,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的坚决执行者,做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坚强践行者。

(三)严格纪律规矩,牢固架起高压线

如果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出现不少违纪违规仍自由自在的“特殊人”,久而久之法规制度便成了“稻草人”。“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是用纪律和规矩管好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铁的纪律做保证。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矩作保证,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就会削弱,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就会降低,全面从严治党也就无从谈起。

人不以规矩则废,组织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守纪律、讲规矩关键还要“逗硬”,真正让党规党纪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纪律规矩而得不到执行,有时比没有纪律规矩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大。因此,要严格纪律规矩架起高压线,就要加大执纪力度,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加强对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执行情况的检查,真正做到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四)依法办事正确用权,求真务实能经历史考验

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很多是从藐视法律、不依法办事打开缺口的。“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权力受法律约束,权力行使就不会偏离制度规定。不讲法治,不依法办事,权力运行难免跑冒滴漏、跑风漏气,难免脱轨越界、脱纲离谱。为官应有戒,用权须遵法。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腐蚀性,容易令人放纵欲望、迷失本性。有人形象地说,权力是匹野马,如果让它把缰绳叼在嘴里,那它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法规制度是高压线,也是保护线。把权力管住运用好,法规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党员干部在行动上做到求真务实,首先要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坚持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要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要让党员干部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让党的事业能够真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德治强调的是扬善抑恶,法治则强调的是惩恶扬善。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以及推进重庆政治生态走向风清气正,必须始终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习近平对重庆的殷殷嘱托,坚持法治,反对人治,公道正派,实事求是。

作者系忠县县委党校教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上的讲话.

[2] “官德”的依法治理和中国《从政道德法》的构建[J].李恩侠.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2(02).

[3] 加强领导干部家庭美德建设的思考[J].王可云. 办公室业务. 2012(22).

[4] 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难题破解[D].夏可珍.中南大学 2012.

[5] 官德建设问题研究[D]. 唐利斌.湖南师范大学 2006.

[6] 中国现代官德建设研究[D]. 徐云鹏.中共中央党校 2003.

作者简介:李青峰(1987—),男,漢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中共忠县县委党校,研究方向:发展哲学。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