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术语章节教学设计思路

2018-01-28尤前前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设计

【摘 要】 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贸易术语的内容涉及十分的繁琐复杂,如何把握其中精髓,理清责任和风险归属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广大学生,也是教师的教学难点。文章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出发,综合教学内容和职业需求,提出了简要的教学设计思路,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 贸易术语 教学设计

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核心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选择恰当的外贸术语是实际外贸业务签订合同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开设目的是在考虑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将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逐渐形成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无缝连接的培养特色。因此,文章主要站在外贸业务员的岗位需求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2011年1月1日生效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通则)中11个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及买卖双方有关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问题。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第一组是仅用于海上运输的FAS、FOB、CFR、CIF;第二组是适合多种运输方式的EXW、FCA、CPT、CIP、DAT、DAP、DDP。

学习贸易术语的是为了在交易洽谈中适时做出选擇,学习的角度应该是在了解贸易术语共性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各个术语之间的区别上。通过贸易术语的讲授,要求学生能够站在外贸业务员的职业需求的角度上恰当的筛选合适的外贸术语进行贸易磋商,顺利签订业务合同。

二、教学过程总体思路

创新型教学除了以实践为导向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翻转课堂”的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方法、仿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顺利推进教学过程的实施。从教学目的出发,贸易术语的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11个贸易术语的涉及内容笼统的掌握,关键在于筛选和区别,因此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以贸易术语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为导向。

(一)贸易术语的引入--情景教学法

案例:外贸业务员张某收到美国一家公司询盘:我司欲购一级大豆10公吨,运至纽约,适合海运包装,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请报价。

若作为张某,想要完成报价,还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首先,简单的启发学生,以其现有知识和思维来解决问题,那么就会得出在不使用贸易术语的情况下,想要准确的完成报价,可能还需要向对方询问价格构成问题,是否需要装卸,运费是否包含在内,保险费用如何承担,以及如何完成货物交接等问题,外贸流程因此变得繁琐复杂,交易磋商时间明显延长。如果使用贸易术语,在知道客户选择何种贸易术语,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报价。通过该案例中问题的两种不同解决方式可以的分析得知,贸易术语的使用主要为了说明价格构成及买卖双方有关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用以确定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学生主观接受的情况下引入贸易术语有助于其内容的讲解和分析。

(二)贸易术语的讲授--对比分析法

简单的把11个贸易术语分为三部分讲授,第一部分包含3个FOB、CFR、CIF;第二部分包含3个FCA、CPT、CIP;第三部分包含5个EXW、FAS、DAT、DAP、DDP。

1.适合海运的FOB、CFR、CIF

从共性上来说,这三个贸易术语的交货方式都是装运港船上完成交货,那么责任划分和风险划分一样,货物交至装运港船上之前的风险和责任属于出口商,货物交至装运港船上之后的风险和责任属于进口商;区别在于费用分担不同,CFR的价格是在FOB的基础上需要额外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CIF的价格是在FOB的基础上支付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和全程的保险费。

综上所述,这三个贸易术语基本内容相同,从价格构成来看:FOB价=成本价+国内费用+预期利润;CFR价=FOB价+国外运费;CIF价==FOB价+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

2. 适合多种运输方式的FCA、CPT、CIP

从共性上来说,这三个贸易术语的交货方式都是货交承运人,那么责任划分和风险划分一样,货物交付承运人之前的风险和责任属于出口商,货物交付承运人之后的风险和责任属于进口商;区别在于费用分担不同,CPT的价格在FCA的基础上需要额外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CIP的价格适中在FCA的基础上支付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和全程的保险费。

综上所述,这三个贸易术语基本内容相同,从价格构成来看:FCA价=成本价+国内费用+预期利润;CPT价=FCA价+国外运费;CIP价==FCA价+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

3. EXW、FAS、DAT、DAP、DDP的相关内容

在基础内容之外重点强调不同贸易术语的特点:EXW为工厂交货,是卖方承担责任最小的贸易术语;FAS为装运港船边交货,出口商不负责装货;DAT、DAP和DDP属于到达术语,交货地点都在进口国境内。三者的基本内相同,区别在于DAT为运输终端交货,出口商除了负责装货之外,运到之后还需要把货物卸下来才能完成交货。DAP为目的地交货,没有特殊点。DDP的特殊之处在于出口商除了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之外,还需要办理进口清关手续。

(三)贸易术语的应用--情景模拟法

首先可以根据课堂需求简单的创造适合教学环境,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来模拟实际的实际贸易业务工作过程,完成相关知识学习。其次也可选择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实训与竞赛平台软件POCIB中的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前的流程,提前做好交易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后台设置不同的贸易术语让学生重点练习交易磋商阶段的价格核算,进行简单的进出口商品报价。

【参考文献】

[1] 张俐.国际贸易术语整体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J].魅力中国,2010(20):287.

[2] 冷柏军.国际贸易实务[M].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第四版),2016.

作者简介:尤前前(1989—),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助教,经济学硕士,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