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完善思想建党保障机制的路径选择

2018-01-28李欣阳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建党常态党员干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面对十九大对思想建党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干部群体自身出现的新变化,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思想建党有风清气正的环境保障,还要注重党内人文关怀,使思想建党有党员干部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作情感保障。

一、以思想建党常态化建设为制度保障

思想建党的常态化建设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具体贯彻,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已取得的管党治党成果,更需要通过思想建设的常态化来固本培元,筑牢的精神堤坝,以思想意识的内在力量推动治党管党功能的发挥,在思想建党的常态化中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以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政党先进和纯洁之本色。

思想建党常态化的推进关键在于话语方式大众化、组织管理制度化、学习教育日常化。

首先,推进思想建党常态化的过程中应当处理好话语体系的理论性向大众性的转化。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话语体系“科学化”与话语方式“大众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既要原原本本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又要使党员干部入脑入心、真懂真信;还要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与“国际化”的重要问题,使内含中国元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科学的、深刻的话语体系,在世界舞台站稳脚跟。

其次,推进思想建党常态化必须以制度贯穿其中。第一,严格执行党规党纪,发挥自律和他律的双重作用,梳理党的纪律和规矩意识,同时扎好制度和纪律的笼子。第二,构建严格的监督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监督,保障制度的约束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三,建立有效的考评奖惩机制,把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理论素养、道德作风等作为考评重点,以常态化系统化的考评增进思想建党的实效。

二、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环境保障

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环境保障,同时为思想建党提供源源不断的教育内容。

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形成于政党政治实践的过程中,同时又对政党的政治运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党内政治文化及时一种信仰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信仰主导并塑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同时,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又反映着党内政治文化的基调。

思想建党和党内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党的思想建设所倡导的内容如果与党内政治文化相符合,就会使党员干部在内心产生认同,从而外化于行;反之,如果党内政治文化与思想建党的内容不相符,这种反差不仅使党员干部内心不仅无法产生认同,还会认为思想建设只是“走过场”、“做样子”,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本质是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底蕴和滋养。首先,党内政治文化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以民为本、以德为政的思想等等这些五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党内政治文化最丰富的精神宝库。其次,党内政治文化以革命文化为灵魂。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凝练的红色基因,造就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精气神。第三,党内政治文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本源。党内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追求,党内政治文化离开社会主义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以党内人文关怀为情感保障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人文关怀从本质上讲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即在对人的问题上要尊重其自身发展成长的客观规律,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其能力,实现其价值。

在思想建党过程中展现人文关怀,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以爱护和激励干部为出发点,建立容错机制。在防范和惩治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同时,更加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为敢于负责的干部给予支持。探索制定专门办法,严格区分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动机原因和后果程度。对于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出现的工作失误,通过职能部门调查核实可免予责任追究。避免负面评价出现,以正面激励的方式为敢于改革、敢于创新的干部排除后顾之忧,引导干部进一步消除“不敢为、不想为、不能为”的错误心理和“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错误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改革创新、勇于干事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关心干部、爱护干部的良好局面。

第二,建立健全谈心交流常态化机制。拓宽谈话方式,在继续做好关爱提醒谈话、批评诫勉谈话的同时,注重特定时期党员干部的心理疏导,在干部入职期、人事调整期、从事急难险重任务期、干部进退留转期等关键节点,及时进行谈心交流,提前介入、因势利导,做好思想工作。同时,注重了解党员干部日常的思想动态,在党员干部遇到工作、生活、个人重大事件时,听取干部对各种问题和实际困难的反映。

第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首先,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培训,为干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干部了解和掌握心理调适技巧。其次,发挥党组织作用,在干部精神压力大、有情绪困扰和心理困扰时,通过谈话谈心,帮助干部纾解工作压力。再次,逐步建立干部心理健康档案,跟踪干部心理变化和健康需求。最后,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党员干部劝其就医、及早干预,避免恶性事件发生,提高重点人群的心理问题防范和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常态化的问题省思与路径优化[J].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17-12.

[2] 辛鸣.大国核心[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李欣阳,女,1988年1月,中共兰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建党常态党员干部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