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川市青春期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和建议

2018-01-28崔静秋周亮李小龙张琪健

科技资讯 2018年19期
关键词:青春期银川调查

崔静秋 周亮 李小龙 张琪健

摘 要:文章通过对银川市部分中学进行青春期教育满意度、学校教育存在的困难,开展途径和学校教育现状调查,发现银川青春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对宁夏等西部地区的青春期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银川 青春期 教育 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a)-0218-02

青春期从广义上指从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狭义上指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性成熟以及体格发育完全的一段时期。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品质、行为、性格和智力水平的关键阶段。在生理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心理发育也会产生显著影响,例如早恋等现象的发生已不容忽视。为此开展青春期教育是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1-2]。

1 银川市青春期教育现状调查

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选取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等5所高级中学、银川市十六中学等4所初级中学的学生、相关教师、学校管理者及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银川市学校青春期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1 学校进行青春期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

由表1可以看出,造成目前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主要困难是教材和师资力量。目前国内青春期教育缺乏规范、系统、科学的教材,教材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对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的一大障碍。在访谈中,学校管理者、教研员及相关教师都谈到了这一问题,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认为,虽然学校可以开发校本教材,但缺乏标准、没有经过评价和审核的教材,教师尺寸把握不一、讲起来心有余悸,且开发教材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学校青春期教育的师资力量是极度匮乏的,青春期教育工作多数由生物教师兼任。另外,调查发现,有51.45%的中学生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得性知识,专题讲座和课外读物也是比较受同学们欢迎的一种方式。另外,咨询方式(一对一)更受女同学欢迎,男同学则更倾向于通过校园网络来获取青春期相关知识。

1.2 银川市青春期学校教育现状

调查发现:银川市青春期学校教育初中开展较高中要好,主要原因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中有一章内容是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师通常会借助于这一章进行一些有关青春期的穿插教学,开展课堂教育为5学时;高中阶段平均开展青春期教育的课堂仅为1.5学时,有些学校甚至在高中阶段没有开展过青春期教育。高中开展学校开展青春期教育讲座每学期不足1次,初中为2.1次。银川市青春期学校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极度缺失,这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和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1.3 小结

从以上调查可以发现,目前银川市学校青春期教育较为滞后,特别是高中学习阶段青春期教育十分匮乏,无法满足学生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需求,银川市青春期学校教育亟需加强。

2 对策和建议

2.1 青春期教育应尽快学科化、课程化

根据国外的经验,青春期教育没有学科化、课程化的保障,就容易被一般的教育工作者误以为青春期教育可有可无,缺失了学科化与课程化的保障,青春期教育就会丧失持久的制度化的动力。建议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编寫、审定正规统一的健康教育教材。如暂不能实现学科化、课程化,可在目前生物教学中增加青春期教育内容。要从小学高年级起至高中二年级按照适时、适度、恰当的原则,把青春期健康教育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并系统地、科学地开展起来。

近些年,中学生物教师将青春期教育融入课堂做了大量尝试[3-5]。笔者根据各年龄段学生青春期发育特点及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的突出问题,建议将青春期相关知识穿插渗透在平时的生物课教学当中:小学五年级开展学会自我保护、防止性侵犯;小学六年级开展男女平等思想教育,增强性保护意识;初一年级指导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生理的科学知识;初二年级指导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的科学知识和合理利用青春期教育网站;初三年帮助学生提高性保健能力和养成良好性道德;高一年级开展性安全、友谊与爱情教育;高二年级开展理想与责任、婚姻与家庭教育。

2.2 学校应增加青春期教育“第二课堂”

除课堂教育外,学校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青春期健康教育内容的报刊、杂志;学校宣传栏、网站可增加青春期方面的内容;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例如可以邀请附近医院的专家、医生或者大学医学院教授、学者讲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设立咨询台、微信公众号等也是学生喜欢接受的方式。

2.3 提高生物教师的青春期性教育授课能力

生物教师除了要有出色的生物教学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高水平的青春期性教育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科学的性知识、性心理、性伦理道德以及性法律等。生物教师首先要认真自觉学习性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同时,为了能够教育好学生,生物教师需要多方面理解家庭、学校、社会对性的看法和偏见。只有具备了一定素养、足够数量的师资队伍,才能为青春期教育全面深入进行提供前提和保障。

2.4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立体化的青春期教育格局

家庭是性教育的基本场所,学校是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人生各个阶段侧重生活的场合虽然不同,但都离不开社会,社会通过各种媒体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导向性作用。因此努力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配合,形成立体化的青春期性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 上官威.切实加强青春期的性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1,26(12):39-40.

[2] 高晓玲,王哲蔚,钱海红.上海市中学生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状况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4,15(2):121-123.

[3] 徐菲菲.如何上好青春期性教育课[J].生物学教学,2006,31(11):29-31.

[4] 明桂能.初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青春期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6,31(3):17-18.

[5] 徐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青春期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3,28(6):35-38.

猜你喜欢

青春期银川调查
老银川的样子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