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地方实践及理论思考
2018-01-28刘晓楠
【摘 要】 适应新时代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多元化和快速增长,各地纷纷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践中也面临着动力不足、购买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及绩效评价监督困难等问题,影响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实践问题的存在反映出理论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认识的不足。未来应在深化对服务、公共服务和政府购买等认识基础上,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约束与生产者提高服务质量的行为激励相统一,推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产品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绩效 生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优质教育、文化、住房、家政、养老、健康等公共服务需求也日益强烈。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对深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地方实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初衷只是为降低政府服务成本,逐渐演变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入,我国地方政府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了实践探索。
(一)广东的实践。广东是在全国较早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省份之一,2008 年就出台以购买服务方式扶持社会组织政策,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
1、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2、以优化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为牵引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3、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4、将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与预算编制有机衔接。5、搭建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
(二)实践成效。1、购买服务广泛开展,规模迅速扩大。2、生产主体实现多元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三)改革面临的问题。在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努力下,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购买规模较小,质量有待提升,且改革动力不足。2、部分地方将购买方式异化为隐性举债的渠道。3、绩效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完善。4、生产主体数量与公共服务质量不适应改革的要求。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问题的理论
剖析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又用以指导实践。解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需从理论上深入剖析,探寻问题的实质及形成原因,为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一)现有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简要评述,从我国近二十年的实践看,理论界总体上处于参照学习国外理论阶段,结合国情深化研究不足,普遍认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构建多元供给模式。
(二)全面准确认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是个全新的事物,但本文认为,要全面准确认识其本质并不容易,需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深入,并从具体到抽象,形成系统性、整体性认识:
1、认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准确区分服务与产品的差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履行中的两个基础性概念,要准确认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须准确区分产品与服务,否则会影响提供方式与效率。2、认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准确把握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的差异。私人服务是为满足个体的差异性需求,在價格机制作用下,个体会根据自身能力和利益预期合理安排生产或消费,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3、认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准确理解政府购买的实质。公共服务的提供也只能是政府的责任,但由政府提供并非由政府直接生产,提供是责任和利益问题,生产是技术和科学性问题。
(三)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接下来对实践问题进行剖析,探讨问题的实质及形成原因。
1、关于购买规模、质量及动力不足问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改变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责任利益关系。2、关于使用方式异化问题。实践中之所以出现一些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举债融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落实好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责任,未将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满足结果作为考核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3、关于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问题。由于缺乏评价服务质量的清晰标准和方法指导,目前普遍沿用政府采购商品的方式方法评价公共服务质量,但服务与产品的差异导致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失效。4、关于服务承接主体的问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以购买方式实现生产主体的竞争择优,但前提是具有数量充足的合格生产主体。
三、推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健康发展的思路
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健康发展需坚持问题导向,应在深化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涵认识基础上,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一)深化理论认识,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健康发展,首先要在准确全面认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基础上,政府及其部门应高度重视改革,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创新政府购买方式,构建有效的公共服务。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 科学的机制是促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立足对政府购买服务的正确认识和各方对推进改革的高度重视,构建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和生产管理机制。
(三)建立科学的服务绩效管理体系,增强生产者提升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由于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即时性、瞬时性,仅靠外在约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者的服务质量问题,还需建立科学的服务绩效管理体系。
(四)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建设规模和能力兼具的服务生产主体队伍有一支规模和能力兼具的生产队伍,实行竞争择优选出最佳生产者是提升公共服务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尹栾玉.基本公共服务:理论、现状与对策分析[J],政治 学研究,2016(5).
[2] 吴丹丹.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长春工业大学,2017. 〔3〕 史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论和实践研究--兼论公共 服务供给多元化[D].西南财经大学,2009.
[4] 杜万松.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关系与差异[J].中共中央党 校学报,2011(6).
[5] 李莉,刘晓燕.“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J].城市观察,2012(4).
作者信息:(刘晓楠 ,(1993—),女,汉族,山西朔州人,山西财经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