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在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与改革开放

2018-01-28游道辉任晓东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厂陈云邓小平

游道辉 任晓东

【摘 要】 1969年10月,“文化大革命”第四年,远离政治中心的陈云被疏散到江西南昌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离京时携带了大量书籍,装满了两个铁皮箱和一个木箱。到南昌后陈云住进了南昌市郊青云谱福州军区干部休养所。干休所距离化工石油机械厂一公里,陈云一般每星期下厂三四次,深入生产一线学习交流。除了“蹲点”,他大部分时间在家读书,学习思考,在思考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这段不同寻常的两年零七个月的特殊经历是陈云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长时间的考察调研使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多思考,推动着他在复出后极力支持邓小平恢复工作、极力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最终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而他也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改革开放的启动、推进、深入和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蹲点”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

1969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关于苏联有可能利用中苏边界谈判之机对中国实行突然袭击特别是核打击的估计,于当晚发出通知,要求在京的老同志于10月20日以前,全部战备疏散。陈云被安排去了江西。出于对陈云等人的关心,周恩来特地交代江西省革委会负责人:陈云身体不好,住房一定要有暖气,他前一段在工厂蹲过点,到江西后可继续在工厂“蹲点”。此前,毛泽东向汪东兴交待:“要把陈云、王震他们放在交通沿线,来去方便。万一打起仗来,要找的时候,我还离不了这些人呢。这些人还用得着,我还要他们呢。”[1]这就表示陈云的复出只是时间问题,而在江西“蹲点”也只是暂时的,迟早要回中央。

在战备疏散截止日期的10月20日,陈云跟王震乘同一节公务车去了南昌,随身携带的书籍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说到江西后要抽空看书,装满了两铁皮箱和一个木箱。此时,于若木已去中国科学院在湖南衡东的“五七”干校;五个子女,一个也去了“五七”干校,一个在大学等待毕业分配,一个在北京郊区农村小学任教,一个被分配到驻西藏部队工作,一个在北京工厂当工人,故家中未能有一人偕行。[2]

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

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在南昌市青云谱区,背靠浙赣铁路及南莲公路,面向赣江及南高一级公路,北有滕王阁,南有八大山人纪念馆。

该厂的前身为新生汽车修理厂,1953年由南昌市公安局创办,原厂址位于南昌市邮政路2号。初创时只有十几名职工,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1958年根据中央北戴河会议精神,经江西省经济计划委员会的批准,该厂迁至现址。1959年12月,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报中央批准,定名为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1968年,该厂实行军事管制,1969年编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28团,基本上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1971年春,江西生产建设兵团撤销,该厂划归地方管理。

从建厂到现在,工人们不曾想到能迎来一位伟人、一位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深入生产一线学习交流

既来之则安之。1969年11月3日,在江西省革委会的安排下,陈云住进了青云谱的福州军区干部休养所。事先有关部门已经遵照周恩来的指示给他的住处安装了暖气。11月12日上午,陈云到了化工石油机械厂,对迎接他的厂负责人说:“我是犯了大错误的人,到你们厂来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从此,他上午在厂里考察调研,下午和晚上在干休所看书。

铸工车间、金工车间、容器车间等许多班组都留下了陳云的足迹。1969年11月下旬到1970年2月,陈云大部分时间在铸工车间木模二班。他一到车间,首先看望工人,与每一位工人握手,亲切地询问他们的姓名、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并要求班、排给他安排工作。陈云衣着朴素,对工人也非常随和,平易近人,语言幽默风趣。当时的政治环境火药味很浓,政治可以冲击一切,抓生产却要被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学文化、钻技术要冒“走白专道路”的风险。然而,陈云每到一处都要讲生产,要大家研究生产。有一天他找两位同志谈话,疑惑地问:“你们这里是否研究生产?我参加了73次会,没听你们讨论过生产问题。”他特别注意经济工作,经常提出有关生产方面的问题。在金工车间,他问中车组组长:“你们什么时候开生产会?”组长知道陈云问话的含义,为了不令他失望,只好含糊地回答:“我们一般晚上开会研究生产。”陈云马上认真地对组长说:你们哪天晚上开生产会,通知我一声,我一定来。

学习思考

在干休所居住期间,陈云除了“蹲点”和参观外,其他时间大都在读书。对从北京带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书,他几乎卷不释手,读的过程中又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思考其中的经济理论,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观点,对于复出以后的工作开展有极大的帮助。

1972年4月,陈云结束“蹲点”生活,回到北京。这段不同寻常的两年零七个月的特殊岁月,是陈云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长时间的考察调研使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多的感悟,精心苦读坚定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信念,陈云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3]

复出

1973年至1974年,回到北京的陈云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参加国务院业务组,调查和研究外贸问题。当时极“左”思潮在人们的思想上形成了巨大的障碍,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陈云出来工作后对我国外贸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现在形势变了”,“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这些提法大大打开了外贸工作者的眼界。例如1973年6月7 日,在听取银行工作汇报时,陈云明确指出:“和资本主义打交道是大势已定了。”他还说;“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百分之七十五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百分之七十五对资本主义国家,百分之二十五对苏联、东欧。”他还做出一个重要判断:“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因此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4]他在外贸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功不正是不久的将来对外开放政策的预演吗?

支持邓小平复出

陈云对改革开放的最大贡献,个人认为,是率先在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主张让邓小平复出。

邓小平在1976年“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再次遭受批判,并在“四五”事件中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这已经是他政治生涯中第三次遭到这么沉重的打击了。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四人帮”的“功劳”,但是在毛主席去世,“四人帮”被粉碎后,邓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就成了包括叶剑英、陈云等在内的一批老同志不能容忍的了。1977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前,陈云主动与王震、萧劲光、耿飚、王诤相约,到会上提出邓的问题。他顶住压力,在会上指出:“听说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完全正确、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拥护。”[5]这一发言最终推动当时的中央主要负责人表示“适当时机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终于,1977年7月17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6]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职务,邓小平才得以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从思想上、舆论上、组织上为改革开放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改革开放的主帅。此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陈云始终以自己崇高的威望,全力支持和维护邓小平在党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为改革开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提供了重要保证。[7]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但是,“凡是毛主席做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就像一个紧箍咒,死死地套在大家的头上。在当时这样一个几乎百废待兴的时间节点,很多工作都无法展开,改革开放更显得遥不可及。

所以,邓小平在“两个凡是”一出台就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与邓相呼应的是陈云的态度,他也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提倡实事求是。1977年9月28日,陈云的文章《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文章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地把“实事求是”提到根本思想路线的高度。在他看来,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国家走出困境的必要步骤。

在他们二位的作用下,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刊登了这篇文章,其后《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纷纷转载,引发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无疑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对“两个凡是”给予了最有力的回击,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和顺利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推动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

1978年11月10日, 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如何恢复农业和制订1980年经济计划。但是陈云再次带头,很快就把会议转变成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全面辩论。他要求公正地恢复薄一波的名誉;为已于1966年底倒台的陶铸恢复名誉;为于1959年被免职、并在60年代后期受到公开批判的彭德怀恢复名誉,以及应该承认康生所犯的严重错误。陈云的发言所触及的问题都是大家最关心也最敏感的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已经触及到工作重点转移所必须解决的关键。紧接着,邓小平推波助澜,发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成为了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同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陈云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并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至此,“两个凡是”被否定了。阶级斗争不再是“纲”,四个现代化处于优先位置。“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被丢弃。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政策标志着中国过去十年的政策有了根本的变化。至此,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局面慢慢成为新的“星火燎原”。

小 结

陈云在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的经历对于他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恰如邓小平在南昌新建县拖拉机厂劳动时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这段经历既远离了当时的政治漩涡又更好地接触到最真实的中国基层社会。这段“蹲点”的特殊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成全了陈云对改革开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同志积极支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支持和推动农村和城市改革,支持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的功勋,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我们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临之际,阐述陈云同志在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与改革开放这个问题绝不只为颂扬他的丰功伟绩,更多是想从中得到启发,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71页。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70、171页。

[3] 刘桂军等编:《陈云风采》,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88、89页。

[4] 刘桂军等编:《陈云风采》,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92页。

[5] 《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頁。

[6] 陈澍编:《邓小平“三落三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第131、132页。

[7] 朱佳木:《陈云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党的文献,2008年第5期。

作者简介:游道辉,1989年8月生,男,汉族,江西省万安县人。南昌市小平小道陈云旧居陈列馆工作人员。

任晓东,1988年10月生,男,汉族,河南安阳人,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职辅导员

猜你喜欢

机械厂陈云邓小平
无锡大隆电工机械厂
江汉石油第四石油机械厂
安丘市宏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安丘市华
——机械厂)
My plan for new term
江汉石油第四石油机械厂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红色读物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